董事会力挺 校务、财务最稳定
私立大学的整体收入,外界总认为学生的学杂费占比最高,顶多再加些公家机构的研究计划补助。由于在台湾,学杂费收费标准由教育部决定,在学年、学期的僵固制度下,学杂费收入经无法反映日常的民生消费,导致私校入不敷出已成常态。以2022年高通膨下的万物齐涨,学杂费标准收入早已落后于校方的支出。
陈清河担任世新大学副校长期间,曾与中原大学与实践大学申请107学年度申请学杂费调涨,过程曲折,及至即将开始的111学年度起,得以调涨学杂费,每名学生每学期将增收新台币300元到400元不等。陈清河对此表示,除了感谢教育部,也希望相关主管机关明白,涨学费不是罪恶之事,学校也会将费用使用到更细致的地方,作为师生教学还有奖助学金津贴补助等使用。
目前世新大学投资在学生的总费用,陈清河估算,每名学生每年约14万元,新闻传播学院每生学杂费约12万元,人文社会学院每生约11万元,十分明显,学杂费的收入不够校方的各项支出。「作为经理人,我非常期待董事会透过财务操作,合理投资所得转作协助学校发展」,他说,从务实的角度来看,董事会才是世新大学更上一层楼的重大支柱。
世新大学校务财务向来公开,依照109学年共计11,434名在校学生计算,缴交的学杂费仅占全学年校方收入约20亿元的58%,校务财务收入加上补助及受赠收入占比超过30%;由成家第三代周成虎担任董事长的世新大学董事会,全年支领薪资、出席费加交通费不到130万元,但每年捐募的金额远超过其一倍。
陈清河回忆说,成舍我先生大女儿成嘉玲担任校长期间,世新从「世界新专」改制为「世界新闻传播学院」,1997年再升格为「世新大学」,整个过程投资于硬体设备、校务革新,增聘师资,花掉世新原有的一半储蓄;幺女成露茜主持美国UCLA亚裔美国人研究中心,负有盛名,仍回台协助改制学院事宜,创办世新社会发展研究所,担任「立报」社长兼总编辑、新闻学院院长,一生坚持与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两姐妹在世新的茁壮过程,作出了最好的典范。
陈清河表示,世新校方对于教学设备投资从不吝啬,就是来自于董事会「要投资,求进步」的理念,这也包括师资、人才培训的投资,奖助学金支出占年度支出近5%,期待借此鼓励老师们的学研方向与教学方法,与产业的融合更快速、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