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院士:九大抓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中国能源低碳化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既是推进能源革命、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抓手,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谓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一些观念的创新。从人类文明形态进步的高度来认识能源革命。”4月23日,由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EESIA)主办的2021能源环境服务产业年度峰会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如是表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这是一轮全球性的能源革命。然而,值得警醒的是,200多年来,工业文明在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杜祥琬院士表示,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现代非化石能源的巨大进步,正在推动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这是又一轮深刻的能源革命。”

能源低碳化的观念改革

杜祥琬院士指出,想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要主动改变一些对能源的既有观念。其中,“从能源发展到提出能源革命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碳达峰-碳中和”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碳达峰”不是冲高峰,而是走向“碳中和”,二者是有机联系的两个目标。对此,杜祥琬院士从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两方面对能源革命进行了阐述,“概括起来,消费革命是由粗放低效走向节约高效;生产革命是由黑色高碳转向绿色低碳,或者说从化石能源为主转向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

杜祥琬院士认为,在中国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前提下,能源体系追求的首先是能效,提效应是中国能源战略之首,节能提效是减排的主力,是保证国家能源供给安全、能源环境安全与气候安全的要素。不过,杜祥琬院士也表示,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在化石能源资源“富煤、缺油、少气”的同时,我国拥有丰富的非化石能源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资源,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体系的资源基础十分丰厚。由于对能源资源禀赋认识的局限性,一些能源负荷很重的地区,形成了对外来电、外来煤的依赖。这是一个影响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的实际问题。

九大抓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那么,要如何实现我国“3060”的双碳目标?杜祥琬院士认为,除了能源观念创新、政策扶持与市场推动之外,还可以从以下九大抓手出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

第一,与蓝天保卫战协同发展。能源减碳是减少温室气体,蓝天保卫战是减少空气污染。空气质量首先要达到国家居民区PM2.5的年平均浓度不得超过3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再完成全球目标,与蓝天保卫战有高度的协同性。第二,能源节能提效是降碳的重大举措,产业结构调整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进步节能和文化节能都很重要。第三,建立以非化石能源电力为主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力行业在碳排放中占了大量比重,想要电力减碳,需要因地制宜地大力开发非化石能源电力,与储能、智能电网、分布式和配电网服务等协同发展。同时,推动煤电的高效、洁净化利用和灵活性改造,推进热电联产、生物质掺烧,逐步有序地减少煤电的占比,实现公平、公正的能源转型。第四,交通减排。建立一个逐步脱碳的交通能源体系,发展新能源车,以电代油、以氢代油,推动可再生的零碳燃料产业发展,从绿色出行发展到绿色航空、绿色航海。第五,工业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坚决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第六,建筑减排。注重建筑建造与运营的节能改造;运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工业余热,对建筑进行电气化改造;推广建筑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普及智能家居与智能家用电器,加速建筑产业的脱碳;把光伏和建筑结合起来进行产能,即能源产销一体化;提高灵活性电源,如储电、电动车、充电桩等一系列一体化的新型建筑配电系统。第七,循环经济。减少垃圾填埋,促进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建设无废城市试点,向无废社会过渡。第八,发展碳汇。鼓励发展生物碳汇、森林碳汇、CCUS等各种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第九,政策手段。积极运用碳交易、气候投融资、能源转型基金、碳中和促进法碳交易等政策工具,引导碳减排。

能源低碳化事关全球未来

杜祥琬院士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谋划最优的战略路径,降碳和发展并行不悖。“3060”目标是基于我国国情和科学论证的目标,会带来新投资、新技术、新产业、新交通、新建筑、新能源和新的发展方式,将深刻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进步,实现经济、能源、环境、气候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双目标是参与全球的大考,是从工业文明时代走向生态文明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赶考,中国不能落后,我们要考出好成绩。”杜祥琬院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