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12306公众号发疯,真能让你候补到车票吗?

你小时候有没有遇到那种,一晚上就传遍整个县城的谣言?

我有。

那会差评君在上小学,有天半夜家里突然来了电话,我妈接的。不知过了多久,我被叫起来,迷迷糊糊中被灌下一碗绿豆汤。

我问:咋了。

我妈低声呵斥:别问,喝。

第二天早读课,没人读书,因为每个人都喝了绿豆汤,大伙儿都好奇地讨论这事儿。大概是说咱们县城昨晚有个小孩,一生下来就张嘴说话了。他说我们马上会遇到大灾,人人自身难保,想解就只能靠绿豆汤。

再具体的细节我不记得了,不清楚那位神娃有没有下达转告 3 位好友的 KPI 。。。

总之,在那个网络不发达,群众文化素质也普遍较低的年代,亲戚朋友都发了疯似的互相转告,谣言就在叮铃铃声中一夜传遍了整个县城。

现在想想,这 TM 一定是老家哪个绿豆厂家想的阴招吧。。。

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 “ 喝绿豆汤 ” 这类谣言很少有人会信了,我也很久没听过了。

不过最近,差评君发现,迷信似乎并没有消失。

不知何时,互联网上开始出现一些全新的,更难以分辨真假的电子版迷信。

我把它们称之为——赛博迷信。

前几天差评君想去旅游,按照惯例先在小红书搜攻略,然后定酒店,买机票。

后来我刷到个帖子,是吐槽飞机票越来越贵的。

这题我会,航空公司想多赚点嘛,机票价格会受供需关系影响。一个班次需求大,那 700 的机票过几天可能就 800 。

道理我懂,但我不想讲道理,毕竟我也被涨价了,我就寻思进评论区找几个大冤种看看,缓和下心情。

结果打开后,看到第一个评论就是:

不去了,飞机票太贵了,谁爱去谁去吧!

乍一看,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网友被飞机票干破防后,发的一顿牢骚。

可我继续往下刷时,发现每个人都在发这句:

不是,怎么破防都能跨越网线,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类似情况还出现了在很多帖子下方。

在一个分享怎么买飞机票是最便宜的攻略里,有密密麻麻一万多条评论,构建了一个复读机的破防世界。

差评君在评论区大概划了 925 下,总结出这些话有三种文学形式。

懒人版:不去了,机票太贵了!( 重复 3 遍 )

激情四射版:啊啊啊啊越看机票越贵!越来越贵!不去了!不去了!( 重复 2 遍 )

矫情文学版:亏我那么信任你,辜负了我对你的期待,天天看,越看越涨, xxxx 航空真是长本事了,就会欺负喜欢你们的人。我不买了,我要把机票钱省下来吃一顿烤肉大餐,哼!( 不重复 )

总之不管什么风格,每个人的评论都能提炼出共同的两点——

1.机票太贵 2.我不去了

这到底啥意思呢?

我不解,直到一些关键词的出现,我逐渐明白了一切。

原来网友们不是破防,也不是在玩行为艺术诠释人类的本质,只是单纯地想买到更便宜的机票。

在他们看来,当你在评论区多发几次 “ 嫌机票贵,不想坐了 ” 这类话,大数据就会给你优惠券。

有用吗?不好说。

但看起来,真有人成功了。

有人说上午 5 点机票还 1100 呢,结果在小红书骂了一顿后,马上变 900 多了。

还有人干脆发了个帖子,感叹这么做真的有用。她就在评论区发了几次,最后付款时,还真就便宜了 80 块钱。

嗯,想象一下:

在小红书的评论区,你发了一段不满机票价格的话,结果大数据很快监听到了,理解你的核心意思,然后机票平台给你降价了。。。

这符合逻辑吗?机票降价,一定和你的吐槽有关吗?

咱们先不分析。

因为 “ 骂飞机票就会便宜 ” 这类赛博迷信( 姑且让我这么称呼着 ),在如今的网络世界可多了去了。

我再举 4 个例子。

1.多评论就会有流量

差评君表弟最近在做自媒体,现在每天会固定腾出一个时间,跑到各个帖子评论区复制粘贴一段超过 15 字的内容。

他玩的可不是贴吧,是小红书和抖音。

表弟说网上是这么教的,只要多评论你的账号就会被判定为活跃,你的曝光就会变多,号就有流量了。

在那些教你做自媒体运营的帖子下,一堆人都这么干!

不是,我寻思那种评论区引流的办法,还可以理解。。。

但这种没有营养的复制粘贴,真会被认为活跃账号吗?我还觉得表弟会被判定为机器人 bot ,最后反而没流量了呢?

2.禁止连续点赞

在很多博主的简介里往往有这么一句话:不准连续点赞作品,不然拉黑。

如果你连赞了,还就会被博主挂出来吐槽。

这是由于很多博主觉得被连赞,就会被系统判定为是在刷赞,影响到自己账号流量,过去好像真有人“ 中招 ”过。

你敢连赞我,我就敢拉黑你。

3.去 12306 公众号发疯就能候补到票

有传言说,如果你的车票一直在候补,只要给 12306 公众号不断地发消息、发疯,就能加快候补速度。

网上有不少人分享了成功经历。

当然,你也别以为真有用,有人发疯三天也没候补到。

4.网约车司机接单秘诀!

滴滴打车刚出那几年,司机师傅小圈子里也流传这么一个小绝招:

你在机场附近接不到单子,你切换一下数据,然后再来回走动一下,马上会有订单。。。

不过写文章时,差评君已经找不到当年那个素材了,倒发现了一些更离谱的。

一篇分享 “ 如何淡季接单 ” 帖子里,就让师傅 完成一个订单后,往前开 50-100 米,原地等半小时,很容易接新单。

或者 预约单只听不抢,半小时后关闭,接着 5 分钟内就能接到实时单。

OK,兄弟们,看够了吧,到差评君点根烟冷静分析的阶段了。

我们从 “ 骂机票 ” 说。

其实这就是大家在反向训练大数据,给自己打上一个 “ 买不起机票 ” 的标签,让平台给点优惠。

但可惜的是,你的标签其实早在你无数次搜索、消费行为中定性了,它不会被你在评论区输入的几句话左右。

你啥身份,什么消费水平,平台比你都清楚。

我认为, “ 骂机票会便宜 ” 就是一个幸存者偏差。

它无非是一个人在获得优惠之前,恰好喷了一句机票,产生的误会。

一个帖子动辄万条评论,这么多人骂机票了,那成功的有多少呢?

不得而知,没人做过统计。

虽然我们没法证明 “ 成功率不高 ” ,但可以证明 这个秘诀完全缺乏数据支撑。

成功案例往往更容易吸引人模仿,效果会被无限放大。更何况大伙儿需要做的就是一个复制粘贴,两秒不到的时间,试试呗,万一呢。

于是一条赛博迷信就这么火了,让人看得愕然。

不过今天差评君不是来批判的。毕竟赛博谣言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必然的。

首先,它和看不清摸不着的 “ 算法和大数据 ” 离不开关系。

我买一张机票,掏了 5 伯块,但同样的机票,小黑胖只掏 3 伯。

那我肯定不爽,我就会去找寻找低价买机票的办法,很多人也是如此。

一开始,大家觉得多刷几次,就会有优惠券。 但越来越多人发现,这么做没啥用,甚至还整涨价了。

于是我们开始相信一些偏方,最终到了喷飞机票这一说。

滴滴订单也是,师傅们一开始也知道 要乘客给五星好评,要学会看热力图。

可后来他们发现,明明提高评分了,也在各个时段跑了各个地点,但过得还是不如同行。。。

于是那些脱离逻辑的说法,便有了市场。

人们从相信基本规则,到寻找被夸大的 “ 偏方 ” ,再到跟风完全没有根据的 “ 迷信 ” 。

这背后,就是因为算法和数据是个巨大的黑箱。

大家摸不清楚这个规律。 病越急,越乱投医。

所以我觉得,不管时代有多进步,迷信永远会存在。

因为它是一种对于未知的猜测。

由于我们认知有限,无法用科学逻辑推导出一件事的因果关系,就只能借助迷信逻辑了。

过去我们不懂天上为啥会下雨,后来有次做了法事,天下雨了,我们会觉得法事可以呼风唤雨。

随着气象学的发展,大家了解了下雨原因,迷信自然破除了。

赛博迷信也是同理。

互联网平台的算法太过神秘,我们不了解大数据的运作规律。

当我们无法用思维逻辑来推导一件事的时候,迷信和谣言就很容易产生和传播。

更何况一件事看起来,不用啥成本就可以让现状变好,那么它的底层逻辑是否合理,就更容易被大家忽略。

“ 啊,这个真有用吗,真的假的 ”

“ 试一试吧,反正两秒的事,万一呢 ”

“ 大家都这么搞呢 ”

未知是迷信的本质,跟风是谣言的载体。

赛博迷信,就这么来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敲电子木鱼、转发锦鲤这些随手加功德、加幸运值的事儿,在整个互联网都很常见。

对于赛博迷信,差评君觉得,大部分人都处于一种信和不信的游离状态。

它就和多年前我喝下的那碗绿豆汤一样,没什么用。

但能让你在这个充满未知,无法掌控的世界里,感觉到自己在尽可能地做点啥,努力些什么,然后给自己多一些——

若有似无的安慰感吧。。。

撰文:刺猬

编辑:莽山烙铁头

美编: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绿豆图来自 Lcc54613@iStock

小红书网友、抖音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