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业发力固态电池,最快2026年上车续航1500km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各大车企、动力电池和材料供应商纷纷加大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投入,以期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与安全两大核心问题。近日,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华为等企业纷纷公布固态电池最新进展,预示着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正不断加速。

广汽集团近日宣布,已初步打通全固态电池全流程制造工艺,预计2026年将搭载于昊铂车型。该全固态电池采用100%固态电解质,能量密度超过350Wh/kg,150周循环后电池容量保持在90%以上。广汽集团表示,该电池具有超高能量密度、超高安全性及大容量全固态电芯三大核心优势,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为可靠的续航和安全保障。

长安汽车携手太蓝新能源共同发布了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据悉,该技术通过极片复合固态电解质层实现隔膜功能替代,最薄小于1微米,且具备柔性,可以卷绕。这种技术不仅能有效抑制高温、过充、挤压等因素诱发的热失控,从根本上提升电池安全等级,还计划于2026年进行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装车验证/测试,2027年实现无隔膜全固态电池批量生产。

宁德时代也加大了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并公布了三项固态电池专利。此外,宁德时代还扩充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主攻硫化物路线,并已进入20Ah样品试制阶段。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表示,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成熟度大约在4左右,但前景乐观,预计固态电池将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华为也不甘示弱,11月5日公布了一项硫化物固态电池发明专利,解决了金属锂负极与硫化物电解质界面的副反应问题,使得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除了车企和电池企业,一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在加速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内首条全固态锂电池量产线正式投产,突破了固态电芯生产工艺和固态电解质规模化制备等行业技术难题,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

尽管固态电池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技术和成本等挑战,但各大企业纷纷加大投入,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显示,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或将提前至2027年,到2030年全球固态(含半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

奇瑞汽车也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11月15日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奇瑞猎风首发亮相,成为奇瑞旗下第一款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支持800V高压快充,纯电里程超过1500km。奇瑞在2024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正式公布鲲鹏电池品牌,并透露当前正在研发固态电池,目标2026年全固态电池上车(定向运营),2027年批量上市,能量密度超600Wh/kg,纯电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500km。

业内人士指出,固态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特点,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各大企业的不断投入和技术突破,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正不断加速,预计最快将在2026年实现上车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过固态电池能否完全替代现有的液态电池,还需经过市场的选择和检验。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车

作者: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