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汽车」李书福:造车也造梦

文/e汽车 张莉

“每当芒果成熟时,欢迎同学们回学校看看!”

5月31日,吉利三亚学院毕业典礼举行,平时连自家新车发布会都甚少露面的李书福不仅亲临现场,还以一位师者身份和年轻人深度对话,深刻回忆人生的道路与选择。

“教育,客观上现在已经形成了吉利教育这样一个庞大的事业集群,我们从事教育20多年了,这20多年来我对教育这个领域所投放的资源、心血、资本、投入都非常多的,我肯定不会放弃教育。”

熟悉李书福的人都知道,在李书福的内心深处,除了汽车梦之外还有一个教育梦。自1997年吉利控股集团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开始,吉利就开始涉足教育事业。20多年来吉利坚持办学,起于树人育才的初心、成于责任与情怀,最终种下善因结出善果,实现了造车育人两不误。

造车24年 办学24年

早在1997年,吉利控股集团进入汽车行业的同时创办了第一所学校。

1997年,吉利进入汽车行业,响应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号召,也基于国内汽车人才极其缺乏的现实,吉利在浙江台州创办了第一所学校——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所伴随着吉利起步与发展的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浙江豪情汽车工业学校在内的三所全日制院校。

2005年,吉利在海南三亚创办了“三亚学院”。作为海南省三亚市创办的最早、规模最大的本科院校,三亚学院连续四年跃居中国综合类民办大学排行榜第二位,也成为国家“海上丝绸之路”高等教育第一站。2007年,致力于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的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创立;2012年,以培养汽车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且于今年5月被确定为全国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

“吉利人才创新的成败决定了吉利战略的成败,如何创新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发展人才,这是一个巨大的课题。”李书福这样说道,“我们要从根子上培养人才,找到一些好苗子,放在吉利整个体系里进行培养,赋予正能量,练就真功夫,学习真本领。”

从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到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北京吉利学院、海南三亚学院,吉利目前拥有从职高到研究生院不同层次的院校10所,为社会输送人才超过15万。更值得一提的是,吉利精心培育的“人才森林”,正在反哺吉利,使吉利的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向高精尖方向迈进。

人才森林 长势喜人

近年来,吉利在全球网罗了一批行业大咖,但在李书福看来,这样全球顶尖的人才就像难得一见的“大樟树”,全世界也没有多少个。更多时候,吉利重在自己发掘培养人才,这就是李书福经典的“人才森林”理论。

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樟树,并提供良好的阳光雨露环境,使其扎根于吉利;

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培养,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树苗,让大樟树带动小树苗一起成长,最终共同成长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态调节功能的吉利人才森林。

经过24年的经营与实践,吉利的“人才森林”理论已初显成效。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等都是吉利自主培养的。一直扎根吉利,有的从大学生成长为行业领袖,有的成为卓越工匠,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些奋斗的内生型人才,支撑起快速发展的吉利事业。

同时,吉利力争打造国际化、职业化、专业化的一流企业大学。独创的产教协同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更为吉利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除吉利学堂外,吉利还成立了10大区域分校/专业学院,运作模式突破专业人才培养边界,业务负责人挂帅,企业大学提供人才培养解决方案。业务下沉、资源培养整合,在支持业务发展、人员能力提升方面发挥出学院优势。

为了让员工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吉利还为不同职业类型员工设置不同发展通道,保证了员工的福利待遇与成长空间。不管在哪个岗位,都鼓励扎扎实实工作,发扬工匠精神。在吉利,一个基层蓝领通过个人努力和提升,内部待遇最高相当于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

“找到一些好苗子,放在吉利整个体系里进行培养,赋予正能量,练就真功夫,学习真本领。最终,我们将要达到的最高追求目标就是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是李书福的目标,也是吉利从传统汽车产业集团向创新型科技集团转型的必由之路。

截止2020年,吉利汽车校园招聘员工10%来自旗下院校。种种数据都在证明,吉利的人才森林生态,正在蓬勃发展,长势喜人。

公益吉利的示范效应

李书福认为,教育应该要有底线思维和普惠心理。为此,教育是公益事业,吉利在教育领域只有投入,没有经济回报,也不追求经济回报。

在教育扶贫方面,吉利充分利用旗下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围绕职业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培养、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等方面,制定了教育扶贫的完整体系,帮扶学生超过13000人次。

从作为公办高校“有益补充”到与公办高校共同发展,以吉利学院为代表的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有着天然的灵活机制、创新基因和竞争优势,理应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体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

吉利搅动了职教和高教领域的一池春水,带来了新的方向。

有专家表示,吉利不唯利的模式有助于扭转民办高校此前的形象。而公立高校就业压力大,压力也倾向于转嫁给老师,体制需要变革。在这一背景下,吉利的产学研一体化,向高端领域挺近的新闻,或将有助于搅活传统的公立教育体制。

虽然吉利的人才森林已经枝繁叶茂,但在李书福看来,现在所做的一切还远远不够。

“教育作为命根子,作为大国之间竞争的最终较量,现在所做的一切还远远不够。我们中国的大学如何能够崛起?如何形成自己的学术氛围、学术能力?重大的科学领域能够有重大的发现,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靠我们的老师们,也靠我们的各位同学能够争气,能够有这方面的理想。”

在李书福看来,吉利办教育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24年来,吉利一直从市场需求出发,聚焦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打造民办高等教育标杆。

写在最后

24年,吉利在教育上的精心栽培,如今已经迎来丰收的果实。

作为三亚市第一所本科大学,吉利三亚学院被评为六星级民办大学,连续六年跃居中国综合类民办大学排行榜第二位。今年3月,海南省教育部门印发工作要点,明确支持三亚学院与吉利控股集团开展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三亚学院即将建立硕士生授予点,学校转为三亚大学也已列入海南省“十四五”规划。

显然,在吉利这个广袤的果园里,李书福是一位“培育”高手,而吉利的人才果实,已经开花结果,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