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是怎么养大的
最近,我被一个叫张子薇的小女孩震撼了。
她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小乡村,家徒四壁,在一个仅有四个人的学校里上学,但却以四科满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在山西乃至整个互联网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波澜。
有人采访她,“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学习?”时,她坚定地回答道:
“因为我想考上好学校,孝敬我的父母,他们养育我们费了很大的辛苦,爷爷和爸爸每天种地就是为了抚养我们,妈妈每天让我们吃好,把我们的衣服洗好弄好。”
当她被问到:
“为什么你的父母收入不高,你想过了吗?”
她从容地说道:
“我的父母那时候也没有念过什么书,没有文化,挣不了太多钱,但是我相信我和我的姐姐妹妹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的,我们一定会赚很多钱的。”
当采访者再次问她:
“社会上有很多叔叔阿姨愿意出钱去帮助一些家庭苦难的孩子,你觉得你需要被帮助吗?”
她坦然而坚定地回答说:
“我觉得我不是很需要,我觉得我们现在这个生活已经不错了,虽然别人家都有车,但我们步行也可以。
虽然别人都有新衣服穿,但我们穿得旧点也可以,只要保暖就行。
虽然别人家每天吃好的,但我们家里吃得差点也没什么问题。
虽然我们家条件不好,但我相信学习可以改变家庭,我们一定能够得到更多,甚至比别人家得到更多。”
看完这段采访,无数网友忍不住感叹:
“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就有如此明确的表达力,清晰的思路,坚定的目标,身怀感恩和责任担当,未来一定是个可塑之才。”
“从这孩子的眼神里看到了坚毅,她对生活的满足和对学习的不满足,让众多城里的孩子感到惭愧。”
确实,很多城市里的孩子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舒适的学习环境,但却并没有张子薇那样对学习和知识的渴望,对改变家庭命运的坚定信念和担当,以及对父母辛苦的体谅和感恩……
我也忍不住开始反思:
一个孩子到底要经历什么,才能明白父母的不易和学业的重要?
舍得孩子吃苦
才能养出孩子的懂事和担当
张子薇虽然出身贫寒,但她却从没有抱怨过家庭的窘迫和命运的不公。
相反,她把父母的不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想要通过努力学习帮助父母把家里没有钱修缮的路面硬化一下,把家里漏风的破窗换成新的,给家里添上城里人家里都有的沙发、电视和淋浴,想要学有所成后帮助自己的姐姐和妹妹……
而相比她的懂事和担当,有些孩子却让人很是心寒。
一位在北大毕业,上海某财经杂志担任主编的爸爸,薪资待遇不错,却过着吃糠咽菜的生活。
因为,他把自己工资的一大半都给了远在西班牙留学的女儿。
可他的女儿不仅丝毫不体谅他,任性挥霍,甚至多次在自己的朋友圈辱骂他:
“为了50欧元(约400块),大清早跟我吵架,恶心玩意。”
甚至还把他的照片和聊天挂在网上,指责他的吝啬。
他也曾多次语气卑微地请求女儿把每月的花费控制在一万元以内,并告诉女儿自己给她打完钱后所剩无几,而且自己也快退休了,希望女儿能学着独立。
然而,他省吃俭用地供女儿在外留学,卑微地劝导女儿学会独立和自制,得到的只有女儿的轻视、谩骂和指责。
记得卢梭曾在《爱弥尔》中说过:
“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于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孩子的放肆都是被父母纵容出来的,孩子的自私和冷漠也都是父母惯出来的。
养出一个不知好歹的“白眼狼”是父母的悲哀,也是对父母最诛心的惩罚。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的那样:
“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适当地让孩子吃点苦,早点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相,才能养出孩子的担当和懂事。
广东汕头,四个兄妹看开米铺的爸爸每天搬米很辛苦,主动组成一条“流水线”接力搬米。
看着最小的妹妹抱着10斤重的米,摇摇晃晃地走进屋里,你不得不感慨:
有这样的孩子,真的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都说,宠大的孩子是废物,用大的孩子是人物。
舍得用孩子,舍得让孩子吃点生活的苦,是孩子的财富,也是父母的智慧。
因为,一个孩子只有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才能长出责任和担当,才能在未来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适度的“饥饿感”
可以激发孩子的潜力和斗志
一个曾经自杀过两次的13岁男孩在咨询时问贺岭峰老师:
“你说人是不是早晚都要死啊。”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继续说道:
“我已经13岁了,我爸妈都是复旦大学教授,从小该吃的该玩的该去的,我都经历过了。
我觉得人生没有什么遗憾了,接下来我如果继续活下去,我还要参加中考和高考,我不一定能考上好的高中,也不一定能向我爸妈那样考上清北复交这么好的学校。
就算我考上一个好学校,也不一定能读到博士,不一定能留下来当教授。
就算我当了教授,又有什么用,你看我爸爸妈妈说起来是大学教授,活得不和一个样吗?天天上班,天天加班。
畜生
而且,像我这种性格,如果出去到社会上打工,我还要遭受社会的毒打。
人生没意思,中考、高考、考试、结婚、生孩子、被老板PUA,最后到头还是得死。
我干嘛要被社会全部折磨一遍后死呢,现在死了不挺好吗?活着没啥意思啊。”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正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时候,却没有了对生活的热忱、少年的斗志、对未来的希望,以及人生意义感,这无疑是孩子的痛苦,也是父母最大的悲哀。
记得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曾追踪调查了30万中小学生,发现普遍存在“四无”现象:
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意义感。
很多父母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生活艰苦,连读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时,却对读书学习有着强大的兴趣和执着;
有些孩子享受着舒适的生活条件,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却活得无欲无求,懒散消极。
事实上,心理学上的“饿鼠效应”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饥饿的老鼠在寻找食物时,会比吃饱的老鼠更加敏捷、更加专注。
也就是说:
适度的"饥饿感",可以激发一个孩子的潜力和斗志。
应采儿的儿子Jasper刚学钢琴的时候,很想要一架钢琴。
应采儿并没有立即答应他,而是告诉他:
“钢琴太贵了,家里没有办法买,你如果真的要的话,可以先好好学,等你学好了,在你生日的时候,我可以把钢琴当作礼物送给你。”
应采儿觉得如果孩子真的想学一项技能,一定要让他有“渴望学习”的状态,要用“饥饿感”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调动他的内驱力。
这样的话,钢琴对于他来说,就不再只是一架冷冰冰的乐器,而是他自己通过日夜勤学苦练辛苦得来的礼物,是自己的热爱和憧憬。
后来,Jasper果真如应采儿期待的那样,非常努力地练习钢琴,并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以你看,想要点燃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就要适当地为孩子营造一些“饥饿感”,掌控满足孩子兴趣和需要的节奏,不时地制造一些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小挑战。
如此,才能长久有效地激发孩子对学习、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让孩子过点略微“饥饿”的人生,是孩子自驱不竭的秘诀,也是父母养育的大智慧。
家庭和父母
永远是孩子努力上进的力量来源
一位采访者问张子薇:
“虽然你们班只有两个人,但你永远是那个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那你为什么这么勇敢呢?”
张子薇解释道,她的勇敢其实源自于父亲:
“村里有些叔叔他们会说话,善于抓住机会,他们都过得比较好。
而我的爸爸不爱说话,有机会他胆怯,退缩。
所以,我想做一个爱说话,善于表达抓住机会的人,证明我自己不比他们差。”
于是,当公益组织要资助张子薇去太原上学时,她勇敢地抓住机会,走上了一个人的求学路。
当她面对自己跟周围城市孩子的差距和对比时,她坚定地说道:
张子薇从父亲的身上看到了胆怯和退缩的后果,同样的也从父亲身上明白了勇敢、上进和读书的重要性,正如教育家福禄贝尔所说的那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一个孩子努力上进的根源永远离不开父母和家庭的影响。
今年引发全网关注的“迈巴赫少爷”朱也天以700分的好成绩被北大录取。
深挖他的家庭背景后,你会发现他优秀的真相。
他的爷爷朱炳仁39岁重兴家族铜业,在烈焰高温的铜作坊里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关于铜的艺术。
如今80岁了,还在很努力地勤奋工作。
他的爸爸朱军岷继承了爷爷的衣钵,一边做手艺,一边做生意,创建了朱炳仁·铜的品牌,并一直奋战在铜建筑的第一线,日日为事业奔忙,丝毫不敢懈怠。
朱也天把父辈们的勤奋看在眼里,把父辈们的榜样和鞭策记在心里,把上进勤奋的家风传承了下来。
其实,对于他来说,不管是继承家业还是出国留学都远比高考轻松。
可是,想上北大又没能取得保送资格的他不得不奋力去拼高考这条路。
为了考上北大,哪怕是大年三十,一家人吃完饭后,他也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写作业。
高考完第二天,他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看大学的课程。
朱家的每一代人都在努力地开拓进取,每一代人都把勤奋、努力刻进了骨子里。
就像网友所说的那样:
“我看到他爷爷的贡献,他爸爸的非遗传承,我突然就不仇富了,因为这是他应得的。”
确实,把勤奋的学习态度、坚毅的品格、自强的精神、端正的三观,这些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传给孩子,孩子的前途命运怎么会差?
白岩松曾说过:
“我认为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教育孩子,而是怎么当父母。”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张子薇的清醒和理智,能够从父母的不足中反省并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大多数孩子都是在父母和家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长大。
所以,想要养出一个上进勤奋的孩子,成功率最高的做法就是先修炼自己,提升自己,把优良品格和良好的家风传承给孩子,让孩子以我们为榜样,自发地优秀。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做好孩子的引领者、塑造者和养成者。
舍得让孩子吃苦,懂得用“饥饿感”调动孩子的内驱力,做好孩子的榜样,养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勤奋上进的孩子,指日可待。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