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E全球最大用户 台湾曾派兵军援北叶门

空军F-5E战机。(图/本报资料照)

我国空军共采购308架F-5E/F战机,为全球最大用户。1974年首架自制的F-5E出厂,迄今已近半世纪,共经历过两蒋、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等总统。空军曾应沙乌地阿拉伯之请派兵军援北叶门,史称「大漠计划」。

美国诺斯洛普公司(Northrop)在1955年提出一种体积小、超音速,可支援开发中国家的小型喷射战机,称为N-156战机方案,并请求美国空军能够拨款量产。不过美国空军并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希望该公司提出新的喷射教练机,以取代性能不足的T-33教练机。于是诺斯洛普在1956年,提出了T-38高级教练机,成功获得美国空军1200架订单,赚足了F-5系列的「第一桶金」。

在T-38成功之后,诺斯洛普仍然坚持N-156战机化的想法,正如他们所料,许多新兴国家有这样的空防需要。1962年美国国防部提出「军事援助计划」(MAP),就以N-156战机为基础,赋与官方代号F-5A/B(A单座,B双座),正式名称「自由斗士」(Freedom Fighter)。

不过F-5A/B只能进行视距内空战,性能有提升的必要。1970年几乎是MAP的续章,「国际战斗机」(IFA)计划出炉,仍是诺斯洛普公司得标,他们加大F-5A机身,长度增加15吋(38公分),宽度增加16吋(40公分),装备了推力更强的J85-GE-21B引擎,机鼻安装AN/APQ-153雷达,探测距离20公里(之后换成AN/APQ-159雷达,探测距离延长到40公里),具有一定的视距外探测能力,官方编号F-5E,正式名称「老虎2式」(Tiger II)。

中华民国空军从1965年就开始引进F-5A/B战机,总数115架,全部是美国生产。到了F-5E问世之际,政府即向美国争取授权生产,并获得同意。由诺厂提供生产飞机之各种技术资料、人员训练与所需的工具、飞机原件。生产线设在台中沙鹿,这是台湾航太工业的重要里程碑。1974年10月30日,尾号74-0958,空军序号5101的首架F-5E离开生产线,为庆祝当蒋中正总统88岁生日,命名为「中正号」。F-5E最大飞行速度1.65马赫,最大升限15.8公里,最大航程4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