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森林康养 赋能乡村振兴

原标题:发展森林康养 赋能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环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抓手,也是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增收、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现实需要。山西省山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森林资源,是发展森林康养的优选之地。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创新了山区乡村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路径。森林康养产业不仅可以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和产品,提升森林资源的内在价值和综合效益,而且能够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山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山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和拓展我国健康产业。

森林康养是山区乡村产业振兴的“金点子”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将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文化资源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健康养老等服务活动。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要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保护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之路。

森林康养有利于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促进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提升。可以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游憩、健身运动、健康教育等活动和项目,打造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森林康养产业格局,形成“森林康养+N”产业集群。比如,森林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植被覆盖率高,富含负氧离子和植物精气,具有显著的康养疗愈功效和心理治愈功能,适合开展特色休闲旅游、心理疗养、养老养生等活动,设置森林瑜伽、有氧太极等运动康养课程,打造“森林康养+休闲养生”产业模式。

森林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可以借助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培植森林康养食材,种植中药材,研发森林食品、保健品等与中医药相结合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森林康养+中医养生”产业模式。森林物种资源丰富,是自然知识的宝库,也是开展自然生态教育的绝佳之地,以探索自然为目的建立研学基地,开设野外课堂等自然科普课程,打造“森林康养+自然教育”产业模式。

我省山区乡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融合景、人、史等多种要素,可以将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旅游融汇于康养中,以文化元素提升森林康养的知识含量,打造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森林康养+文化旅游”产业模式。森林康养产业通过深入挖掘自然资源的多种潜在价值,拓展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逐渐成为乡村经济新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促进农业农村提质增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山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森林康养是山区村民增收的“钱袋子”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可以增进民生福祉,让人们享受生态红利,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品质。

发展多元化的森林康养产业,能够带动乡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比如,晋城市陵川县丈河村,村民以资产、资金入股方式加入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中,参与产业收益的分红,以合作化方式为康养基地的游客提供安全、放心的生态食材。丈河村森林康养产业可以创造多元化的就业岗位,为村民就近就业提供了机会,而且能够以家庭工厂、手工作坊等方式生产、制作、销售农副产品、传统文化工艺品,增加村民收入。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能够促使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林区、流向乡村,完善科普宣教、大众健身、生态公厕、供水供电等设施,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短板,促进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提供丰富、优质、多样的森林生态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年轻人拓训健身、青少年自然教育的需求,释放心理压力,提高身体免疫力。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质、清洁的环境等生态产品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创新了健康产业发展的路径。

森林康养是山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可以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森林康养产业以原生态方式打造康养基地,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自然景观,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路径。比如,吕梁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原生态布局、纯自然方式建设大东沟森林康养基地,不动一林一地,不毁一草一木,呈现原汁原味的千年林场景观。大东沟森林康养基地守护山区乡村的绿水青山,以发展生态生产力推动乡村整体生产力发展,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相得益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森林康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中推进野生动植物资源优化发展和保护,提升了乡村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促进了乡村生态系统保护体系的完善。

人们对森林康养逐渐形成全面、科学的认知,创新传统养生文化、森林文化、乡土文化,繁荣康养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乡村落地,在农民心中生根发芽,在实践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作者:魏涛,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