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真的因病隐身了吗?

当地时间1月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办公室对外宣布,冯德莱恩感染“严重肺炎”,已取消未来两周的所有预约活动。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斯特凡·德克尔斯梅克称,冯德莱恩在葡萄牙里斯本和波兰的日程也必须被取消。

欧洲新闻网称,她原计划在里斯本发表演讲,并赴波兰参加该国接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启动仪式。

令人疑惑的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是真的生病了还是为了逃避现实呢?

因为1月3日,波兰数千农业部门代表聚集到欧盟委员会驻华沙代表处前,高呼“五次说不”口号,抗议欧盟的农业政策。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欧洲国家为了援助乌克兰,真的是“打肿脸充胖子”。为此,他们打起了农民的主意,提高了农业税。原本俄乌冲突以来,农药化肥价格就高,现在这无异于往农民伤口上撒盐。

而且,乌克兰的农产品因为人力成本低等因素导致价格较低,但却可以进入欧盟市场,这也对欧盟的农民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其实,这都是俄乌冲突造成的外溢效应,没有爆发冲突前,欧洲农民还算过着安稳日子。

因为乌克兰并不是欧盟成员国,欧盟原先对乌克兰农产品一直采取“配额制”,并设有关税壁垒。

这一切随着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得以改变。为了跪舔美国,冯德莱恩就要求各国将乌克兰视同为欧盟成员国。

在所谓政治正确和舆论的双重压力下,几个东欧国家就放开边境,允许乌克兰农产品零关税进入。

与俄罗斯死对头的波兰主动请缨,作为东欧扛把子,杜达政府还鼓励乌克兰多种经济作物,波兰愿意提供市场。

于是2022年6月,欧盟委员会暂停了对乌克兰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和配额。紧接着,欧盟将这一措施延长至2025年6月5日。

虽然欧盟最初的目标是将这些产品销售到第三国,但是“远亲不如近邻”,乌克兰粮食、玉米和大麦主要还是在欧盟销售。

可是欧洲就这么大点蛋糕,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会雪崩。

乌克兰农产品的涌入对欧盟农民的生存是致命的,因为他们无法与不必遵守欧盟环境、安全等法规的乌克兰农民进行竞争,而且乌克兰的粮食价格也更低。

既然没活路了,那就“揭竿而起”吧!自2023年起,欧盟农民对现行政策的示威活动逐渐增多。这些抗议活动的中心是法国、波兰和比利时。

同时,德国、奥地利等其他国家也提出抗议,指出对乌农产品免税将导致单一市场的解体。即便如此,仍不能遏制欧盟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和滞销的状况。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乌克兰廉价农产品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另一个让欧盟农民头疼的问题是能源和运输价格的显著上涨,以及化肥价格的上涨,这使得欧盟的农业生产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欧盟与南方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也受到了欧盟农民的抵触。

抱怨理由是一样的:如果双方达成协议,这些第三国的农民可以在欧盟共同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不必遵守欧盟法规。

同时,近年来欧盟大力推动绿色转型,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减少农业对环境影响的政策,但根本没有考虑平衡农民的利益,给他们带来巨大经济压力,导致欧洲农民不得不以更高的成本进行种植和加工。

现在,乌克兰农产品凭借成本和运输优势成为欧盟市场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之一,但让同样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东欧国家苦不堪言。

像在波兰,农民抗议的核心要求是阻止乌克兰农产品(如谷物、家禽、糖、鸡蛋、冷冻树莓和苹果汁)涌入波兰市场,并抵制欧盟提出的绿色协议。

但波兰政府似乎并不关注农民利益,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与传统上捍卫农民利益的右翼反对派之间的权力斗争上。

2023年12月,亲欧的图斯克政府上台,积极修复与欧盟的关系。与图斯克政府不同,前右翼政府禁止进口乌克兰农产品,并试图在欧盟层面上强硬捍卫波兰农民利益。使问题更加复杂和混乱的是,欧洲左翼指责农民支持俄罗斯并与极右翼势力合作。

随着乌克兰拉闸断气,一方面,欧洲农民未来的日子更加艰难。

另外,由于欧洲的农产品价格高企,在国内外市场缺乏竞争力,这是美国乐见其成的。

在俄乌冲突影响下,枪炮、粮食与能源——逐渐成为了美国出口欧洲的“新三样”,成为其霸权的重要支柱。

其中,美国农产品对欧出口的增长幅度也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油籽和大豆类。除农产品外,美国化肥出口的份额和金额也出现显著提升(HS31),这和俄乌冲突带来的化肥成本上涨有关。

说白了,冯德莱恩和泽连斯基都是美国的代理人,为了美国的利益,合伙将欧洲和乌克兰民众的血吸干榨尽。

你说,俄乌冲突一时半会停得下来吗?

更可悲的是,欧洲国家既没有军事安全,也没有能源安全,现在就连粮食也不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