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美中微妙時刻…蕭美琴低調訪問華府 外媒爆「計畫會晤美方官員」

前驻美代表萧美琴1月13日当选副总统。法新社

副总统当选人、前驻美代表萧美琴本周以私人身分低调访问华府。华尔街日报(WSJ)12日引述未具名知情人士报导,萧美琴此行除了要收拾回台竞选时留下的个人物品,也计划会晤美方官员,与拜登政府成员讨论520后新政府的议程;访美后,萧也拟继续以私人身分访问若干欧洲国家首都。

WSJ指出,此次出访恰逢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处理对中关系的微妙时刻,尚无法判定萧美琴计划会晤的对象。我外交部在1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说并无相关资讯可提供;一名民进党发言人也说萧为私人出访,没有细节可提供。美国在台协会则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北京正密切关注台美官员一切接触。知情人士说,台美官员忧心中国大陆的反应,试图让萧美琴行程保持隐密。

报导称,1月大选结果出炉后,台美当局皆留心勿激怒北京。时值俄乌、加萨战火延烧,拜登政府理解避免在台海引爆新冲突符合美方利益。北京领袖则正苦于经济放缓,寻求让中美关系保持相对稳定。

但报导引述中国分析人士指出,萧美琴这次出访仍可能使中国领导层不悦。北京多年来试图把台湾问题定调为内部事务,对总统当选人赖清德疑虑尤甚,认为他比现任的蔡英文更热衷提倡台独。

多位美国官员已私下表达过对赖的担忧,担心他虽承诺维持蔡英文建立的现状,却比蔡更可能惹火北京。萧美琴则被视为受华府信任的人,可协助赖清德管控台美关系。

WSJ指出,过去许多国家因害怕冒犯北京、失去中国市场而不愿与台发展关系,但随着北京与西方关系紧张并对台强化施压,多国已搁下这类恐惧。1月大选后,欧亚多国对台表达祝贺;国际对台支持加广,显示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也有意试图维持两岸共存。

美国智库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PI)资深研究员陆克在一份近期报告中指出,欧洲理解潜在的台海战争不只会打乱东亚贸易,还会切断全球生产链并重塑亚洲的安全架构,对欧盟经济带来严峻后果。

报导并指,在蔡政府任内,北京促使诺鲁等10国与台断交,意图使台湾在国际场域边缘化,但这并不意味台湾失去国际吸引力。陆克指出,台湾邦交国虽掉到12国,但同时非正式形式的外交连结却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