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味道稻谷香 自贡富顺聚焦技术集成推进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

今年,自贡市富顺县紧紧围绕打造“天府粮仓”丘区示范,扎实推进中稻+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基地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全县水稻播种面积49.8万亩,总产量达32万吨。其中,再生稻蓄留面积47.33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7万吨以上。

持续探索高产高效体系

“农业生产要实现突破,先进技术是关建。”富顺县农技站技术人员认为,富顺水稻取得显著成效,首先是建立生产技术体系,突出把好“五道关”。品种筛选关,筛选丰产性好、抗性强、再生能力强的品种,每年筛选推荐适合中稻+再生稻生产优良品种8个;丰产栽培关,头季稻适时早播、合理密植、推广旱育秧、宽窄行和三角形强化等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关,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防治一二代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害;再生稻粒芽关,在头季稻齐穗后3天左右施撒再生稻粒芽肥;完熟收获关,头季稻十成黄收割,收割时高留稻桩1尺左右。在全市率先制定发布《富顺县再生稻种植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其次是建立三产融合体系,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加强产研合作,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省市农科院、隆平种业等科研校院企合作,建成高水平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1万亩和再生稻高产高效示范基地5万亩。抓好园区建设,坚持将稻粱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要抓手,利用现有建成的烘干中心、农事服务中心、稻粱大数据中心、再生稻博物馆等开展三产融合示范;富顺县水稻高粱现代农业园区已创建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今年正全力争创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强化社会服务,构建“1+20+N”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鼓励培育稻粱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1家,服务面积5万亩以上,基本形成生产联农、经营益农、服务带农的发展格局。

突出科技赋能抓点示范

蓝天白云下,在富顺县龙贯山稻粱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古佛镇凤仪村,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碌的收割晾晒稻谷。依托农业产业园建设,村民们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在水稻生产中,富顺县加力创建单产提升样板,高标准推进“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以稻粱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星为抓手,以优化提升“一园、两点、四片、五环线”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再生稻百里长廊、百亩超高产攻关片及5个千亩高产展示片,预计今年“百千万”高产示范片亩产分别可达1000公斤、800公斤、700公斤,高于上年全县平均亩产56%、25%、10%。全县再生稻高产示范片按照“七个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育秧、统一栽插规格、统一施肥、统一病虫防治和统一留桩高度)要求,强化科技创新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到田” ,有力带动大面积实现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管理,示范区内重点提升技术模式集成水平、千亩片建设成效、种粮主体综合效益,争创省级高产竞赛先进、科技增粮先进及四川“粮王”,全力以赴提升粮食单产水平。

与此同时,加快推广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在古佛、童寺、代寺等镇扩大示范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促进农艺农机融合,根据收割机履带和机身宽度确定中稻栽插规格,实行每带3行、带距略大于履带宽,实现中稻+再生稻统筹兼顾平衡增产。积极拓展水稻“四新”试验探索,在古佛、代寺、邓井关、童寺等镇街实施优质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参试品种46个;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在古佛镇开展再生稻品质形成机理试验;与市农科院合作在童寺镇开展再生稻高产种质资源保护及应用、中稻+再生稻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

延伸产业链条提质增效

“这个再生稻米真的很好吃!”这几年,富顺县城市民罗先生每年都要买很多本地再生稻米来吃,有时候还要送些给外地的朋友,顺便让他们宣传一下富顺特色农产品。

产品生产出来了,还要做好品牌建设。目前,富顺县成功认证水稻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4.8万亩,培育雒源俊峰、富凯等龙头加工企业3家,开发“雒源香”“富又顺”等精品粮油品牌6个。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建成“京东农场”再生稻标准化产业基地500亩,“富顺再生稻米”在京东商城开启线上销售。今年,该县已成功举办首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并发布《农产品地理标志“富顺再生稻米”质量标准(团体)》。

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富顺县积极推进融合发展,将稻粱园区核心区纳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精心打造再生稻博物馆、稻香村舍等乡村旅游目的地,常态化举办以稻粱为主题的农民丰收节和“醉美乡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有序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富顺县依托自身优势和政策加持,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在农业大县迈向农业强县的道路上更加蹄疾步稳、策马扬鞭。(李燕容、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