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加剧 陆银不良贷款率飙

大陆近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大陆多家房地产企业相继爆雷,并危及银行资产品质。瑞银大中华金融行业研究主管颜湄之29日分析,地产商危机持续升温,并加剧地方城投债问题,多重风险交互影响,大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恐飙逾10%,远超官方公布的1.62%。

颜湄之认为,大陆银行业与房地产相关的不良资产,在过去多个季度不断增加。她在8月初时预估今年陆银不良贷款率将升至7%,但随着碧桂园等大型地产商持续爆雷,她在29日发表的看法比月初悲观,预估银行不良贷款已逾10%,当局如何稳住房地产市场成为关键。

大陆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商业银行不良率维持在1.62%。即便资产品质相对较差的农商行,不良率也在3.25%。

颜湄之指出,以国有四大行的2022年年报来看,工行、中行、建行和农行的房地产相关不良贷款率,介乎4.36%至7.23%,以中行最高。此外,房市风险也加剧地方城投债问题。据她估算,银行业在地方融资平台的曝险部位约达人民币(下同)49兆元,占银行业总资产13%;当中约有36兆元为银行贷款,逾10兆元为城投债,亦有一些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颜湄之还说,分析2,800多家城投公司财务指标后,在较悲观情况下,约四分之一城投的现金流不足以偿还利息。加上近期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及周转困难,对城投公司支持力度恐低于以往,也让市场对城投债偿付担忧增加。但她也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公布一系列化债方案,将有助于缓解融资平台短期付息流动性压力,料不会引起系统性风险。

一财网报导,据国务院最新的「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显示,防范化解地方债风险为接下来重点工作之一,包括制定实施多项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并坚决查处新增隐性债务,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郑春荣分析,由于目前经济欠发达的市县,可腾挪的资金资源有限、化债压力最大,成为关注重点。未来地方政府必须统筹协调资产,兼顾资产与负债管理,充分找寻可化债资源。财达证券副总经理胡恒松认为,当前重点在于解决债务偿还压力过大问题,需通过债务置换使得低息长期债券贷款来置换高息短期债务,节约资金成本,缓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