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东南亚读博陆生 学者:两岸关系好极有可能来台

实践大学前校长陈振贵。(本报资料照)

大陆最近兴起一波青年学子到东南亚读博士班的现象,根据陆媒报导,当中也有不少人选择到香港与澳门深造。实践大学前校长陈振贵表示,就其原因分析,如果两岸关系改善,如同97到105学年度在马政府时期,这些批大陆学生非常有可能选择来台湾就读。

陈振贵提到,陆生赴东南亚国家考硕博士班的原因,除了个人及国内因素,就业机会紧缩而选择延迟就业外,主要是因为学费底、英语授课、甚至一些地区有华语之便,这些也都是台湾具有的条件,台湾甚至还有同文同种、语言相同之便。现在最大原因恐怕在于两岸关系不好,才没有选择来台读书。

目前台湾对陆生已经开放,但是大陆除了部分研修生、交换生外,仍然未开放学位生来台就读。

陈振贵指出,自2020年4月大陆禁止陆生来台,其实陆联会与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一直保持协商状态,2023年陆生学士班或二年制学士班仍在协商中,但是要重启来整体台手续,依据规画5月开放申请、7月放榜、9月入学,似乎已经来不及了。

陈振贵爬梳数据,97至106学年度间,东南亚国家学生来台就读人数,10年间就成长200%,以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印度、泰国、菲律宾最多。「如今大陆学生却去东南亚国家读硕博士,同理可推,如果两岸关系好些,陆生岂不跑在东南亚国家之前大批来台就读!」

陈振贵说,111学年度起,台湾的大学陷入少子化断崖,极须增加境外生来弥补,包括外籍生、侨生及陆生。105学年度第一波少子化来临,当年有4万1975名陆生,确实即时缓和了少子化的冲击;之后陆生人数逐年剧减,致使更多私校财务、教学品质恶化,加速私校退场。

陈振贵提到,陆生来台属于民间交流的范畴,但的确「从政治面反映到教育面」,来台陆生人数的多寡,是两岸和平发展指数的一个温度计。期望两岸主管单位能够把陆生来台就学一事当作民间交流事务,不要当作政治操作的工具,期待以此作为维持两岸和平发展继续作出贡献,春暖花开之日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