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坪林流域餐桌倡议环境永续发展 获新北青年社造补助

采集人社造团队推广坪林在地餐桌文化,获得新北文化局青睐补助15万元。图为团队与坪林国中合作特色教案。图/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坪林青年陈科廷成立「采集人共作室」,带领在地师生一起进行田野采集、探索自然,研发出多元特色教案,长期投入坪林地方知识学累积,获得新北市文化局青睐,补助青年社造全额15万元奖励。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陈科廷与采集人团队进行的「逝者如斯夫-坪林流域餐桌复刻与创新」计划,透过洄溯料理、传递长辈过去与自然的生活智慧,促发学子认识与坪林生活密不可分的北势溪流域,与环境永续发展的趋势不谋而合。

文化局说,计划善用社群共编,建构网路资料库,将长期能量累积为开放平台,符合新北青年社造关心家乡、社会创新的精神,因此受到评审委员青睐。

陈科廷带领团队进行田野访查时发现,坪林除了茶以外,还有如溪鱼、豆腐与水煮盐渍猪肉、笋片香鱼粥等特色家庭料理。

虽然长者记忆中有着黄瓜香气的坪林原生洄游型香鱼已难以看到,但计划利用办理主题工作坊,带着学员体验过往长辈常用的竹编鱼筌捕鱼、抓螃蟹,期盼借此将长辈过往的生活文化保存下来。

谈到为何会成立「采集人共作室」,陈科廷说,他本身就是坪林人,因曾到国外参加海岛农技援助,加上他本身喜好采集,经验冲撞兴趣后,启发他重新思考「何而为人」,并萌生与大自然共好共存、学习当个「现代好野人」的想法,才决定成立共作室,盼能借此将环境永续带入人口流失的家乡坪林。

陈科廷说,他与团队会持续将坪林地方知识学累积成特色教案,与学校合作活用,为新世代建立地方意识,并为在地创造丰富资源,期许未来能让坪林流域餐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