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吃飯攪沙 濁水溪防治揚塵見效

浊水溪扬尘防治成果有效,图为浊水溪出海口绿覆及水覆盖。图/第四河川分署提供

云林县浊水溪扬尘自2018年开始展开跨部会与地方联手防治,透过喷洒三仙胶、铺设文蛤壳、雾砲除尘等多管齐下,去年扬尘事件降至5天,比2017年减少54天,裸露地面积也减少933公顷,展现成效。西螺镇民表示,近来「吃饭搅沙」的情况确实改善许多,希望政府继续努力。

云林县环保局空噪科长吴其臻表示,统计2017年至2023年,云林县已完成61所国民小学、658间教室装设新风换气系统,环境清理洗街15万公里、雾砲除尘作业及三仙胶喷洒722公顷、文蛤壳铺设30.5公顷等措施。

吴其臻说,扬尘事件日由2017年59天降至2023年5天,降低9成以上扬尘,裸露地面积也从1500公顷减至567公顷,减少933公顷,改善达62%,并营造4公顷鸟类复育栖地,已发现超过245余种鸟类。

云林县环保局长张乔维表示,中央、地方合作防治扬尘,县府也在2022年获TSAA台湾永续行动奖金奖及国家卓越建设奖最佳环境文化类金质奖肯定,目前行政院持续推动第三期防治方案,未来三年将投入逾8亿元,透过长效型防尘、营造韧性河川环境及强化应变机制,再降低扬尘次数。

西螺镇萧姓镇民表示,近来扬尘有改善,「吃饭搅沙」的情况确实改善许多,至少风飞沙的天数减少,冬天的生活品质略有改善。

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长李友平指出,为防治扬尘,水利署多管齐下,6年来,在浊水溪沿线种植防洪林带长达20公里,面积约100公顷,植栽约21万株。另在冬季扬尘严重,主因之一是承租河床的瓜农翻土,四河分署也与瓜农达成共识,不要在风大时翻土,也要求瓜农须负土地扬尘防治责任,若铺设河床的稻草席烂掉要换新,没做到的瓜农就不再续约承租。

李友平说,接下来会要求浊水溪外的农地、裸露地也要防治,相信届时扬尘改善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