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文章:强势美元给亚洲多国带来痛苦

参考消息网5月12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5月9日发表尼古拉斯·斯皮罗的文章《强势美元可能给亚洲带来更多痛苦,尤其是如果特朗普上台》,内容摘编如下:

难道这就是日本央行花600亿美元对全球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结果吗?这无疑是日本决策者脑海中一直萦绕的疑问,因为对日本银行(央行)账户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日元汇率跌至34年来的新低后,日本央行上周动用数百亿美元来支撑日元汇率。

在上周迎来对美元汇率上升3.3%之后,日元重拾下跌趋势,继续滑向160日元兑换1美元。今年日元对美元汇率下跌超过10%,过去3年累积跌幅达到惊人的43%。

尽管日本央行3月份作出自2007年以来首次提高利率的重大决定,但日元继续走软。

息差是目前左右市场的唯一力量。美国的基准利率为5.25%至5.5%,日本为0%至0.1%,这增加了收益较高的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此外,押注美联储今年将降息的投资者比率大幅减少,强力支撑了美元自3月中旬以来的大幅反弹。

加息和美元“持续强势”的前景对亚洲市场的打击尤其沉重。日元是亚洲区域性脆弱的极端例子。除印度外,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利率明显低于美国。拉美和东欧则不同,主要市场的借贷成本在货币宽松周期内仍维持较高水平。

这使亚洲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在美联储今年降息的希望有所消退的情况下。汇丰银行指出,由于投资者“关注相对利率”,“收益率相对较低的亚洲货币受到正面冲击”。

包括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泰铢在内的亚洲货币正在被用作套息货币,它们被投资者抛售用于购买美元等收益率较高的货币,从而导致这些货币进一步承压。

就连借贷成本较高的其他亚洲市场也受到影响。印度卢比对美元汇率跌至历史新低,而印尼央行上月意外地作出加息决定以捍卫印尼盾。汇率疲软放大了最近油价上涨的影响——鉴于亚洲是能源净进口地区,这对亚洲构成更大的威胁,并加剧了通胀压力。

强势美元仿佛是对贸易保护主义者的一种刺激,尤其是在美国总统大选前夕。与美国现任总统拜登不同,前总统特朗普直言不讳地认为美元定价过高,他是透过美国贸易逆差的棱镜来看待美元的。

据美国《政治报》报道,以罗伯特·莱特希泽为首的特朗普的顾问们正在就弱化美元的方式进行讨论。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朗普扬言要征收新关税,加上他对减税政策的偏爱,很可能会使美元走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通胀,导致美联储恢复紧缩政策。

显而易见的是,亚洲不能指望特朗普入主白宫使美元变弱。美元大幅走弱的唯一途径是,美国经济大幅放缓,美联储的降息速度比市场预期的更快。而今年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元仍将令亚洲决策者感到焦虑。(编译/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