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冒出「血竹笋」就医已是肠癌末期 医:5症状速就医
大肠镜检查有助发现肠道肿瘤与瘜肉。(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高雄一名60多岁妇人,1年前就被诊断大肠癌,却选择逃避,最近因「坐不住」才又就医,此时直肠肿瘤,已从肛门窜出,如颗「血竹笋」塞在肛门,还转移到其他脏器。医师提醒,大肠癌常有血便、想解便却解不出、体重减轻、大便变细、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这5大症状若「中3项」,不要拖、快就医。
收治病例的义大医院一般医学外科主任、大肠直肠外科医师陈致一表示,这名妇人1年前在他院就医,当时被诊断第3期大肠癌,他院建议先放疗、化疗,待肿瘤缩小点再开刀,妇人做了几次放疗就不做了,这次来义大就医,则是因肿瘤从直肠,已长出肛门,连坐都有困难,才来就诊。
安排检查后,陈致一发现妇人的肠癌肿瘤,除了像「血竹笋」,一路从肠子长出肛门外,并转移到肝脏、卵巢、膀胱、子宫与阴道等部位,病程已届第4期,妇人求生意志很强,义大立即组跨科团队,由他与妇产科、泌尿科3名主治医师共同为妇人开刀,摘下的肿瘤、卵巢、子宫等脏器,「满满的有一大盆」。
义大医院一般医学外科主任、大肠直肠外科医师陈致一。(图/陈致一提供)
陈致一指,其实妇人在发病之初,就有排便习惯改变的大肠癌症状,但她一直忍耐,首次确诊病程已是第3期,疗程尚未结束,又选择逃避,肿瘤才会如此肆无忌惮的蔓延,经过此次大手术后,她接下来得再做化疗与标靶疗程。
陈致一说,大肠癌发生率虽高,但其实除了第4期患者,治疗比较棘手外,第1、2、3期大肠癌治愈率都很不错,第1期治愈率,甚至可达9成以上,政府也提供50岁以上成年人,每2年1次免费粪便潜血检查,应善加利用,若有异样,可加做大肠镜确认。
陈致一并提醒,大肠癌有常见5大症状,包括血便、想解便却大不出来、体重减轻、排便习惯改变或便秘、大便变细等症状。这5大症状中,如「中3项」,最好就要赶快就医检查,以利及早发现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