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申请在台定居条件捉摸不定 觉得蔡英文有点对不起他们

铭传大学去年度参加「香港台湾教育展」,不少港生前往了解来台升学资讯。(本报资料照:刘广华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2019年反送中运动之后,台湾成为不少香港人的栖身之地。近几年,不时传出港人申请定居受阻案例,使政府的港人政策获得褒贬不一的评价。新政府即将上任之际,本报采访曾经或即将申请在台定居的三位港人,他们对留台仍抱希望,但不约而同期盼能明确规范申请定居条件,降低申请者的不确定性。

港澳学生读书移民台湾,有HF169与HF171两大途径。根据HF169,毕业后返港两年工作、再返台居住一年,即有资格提出定居申请;‎HF171则是毕业后须留台工作五年。

目前在台工作的港人陈小姐,未来也有意依据HF169申请定居,但她还在「摸索」标准当中,也不确定往后政策是否放宽或收紧。她忧心,HF169审查机制出现很多隐藏条件,如符合法律所定资格的港人,仍不断被要求补交文件,甚至被拒绝。她形容这些额外原因与条件让人「捉摸不定」,疑惑该如何才能成功申请定居。

正在台湾就读硕士班的陈汉光,来台将届满十年,曾两次依HF169申请定居未果。他希望,政府不要过于严苛,若申请条件已经满足,就别再将案件送至联审会,或以法条未明定的理由阻挡、变动门槛,例如怕港人拿到身分证后马上离台等。

成功申请定居台湾、从事资讯业的港人余浩瞬,曾经面临许多碰壁与弯路。他站在当事者的角度建议,HF171相对于HF169困难太多,站在揽才的角度而言,他建议可以缩短HF171的工作年限,毕竟五年时间对于港人仍有太多变数。

对于新政府的港澳政策,陈汉光希望,新总统能宽容一点,实行民进党当初的承诺,真正照顾港人。他直言,许多港人因相信「撑香港」而放弃在港房产与工作并来台,近年却听到太多失败案例,「我觉得蔡英文有点对不起他们」。

陈小姐则认为,新政府要明确规定,有哪些条件是希望港人达到的,让申请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去达成,而非达到起初设定的要求之后却遭拒,同时申请者也没有机制可以反驳或上诉。

余浩瞬也提及,台湾法规的明确性不足,如何解读常是以当下去认定,有改进空间。他说明,不同港人分享的都是过去经验,实际上相关规范时刻在变化,后续申请者可能难以依循。

陈汉光指出,许多港人学经历都不错,但在找工作时往往因非本国籍人士身份而被刷掉,即便申请薪水不高的职位也石沉大海。政府要求先工作才能申请身份证,但现实是,港人因无身份证而很难找工作。

陈小姐另提及,多次听闻有港人遭到家访,官员甚至在家中拍照,尽管理由是确认居住地,却有点侵犯隐私权、遭到冒犯;如果去公司调查,老板也会对员工贴上标签,感觉「很像犯人」。她希望相关做法能有所改进。

尽管港人政策有改善空间,余浩瞬仍鼓励有意留台的港澳学生,要向企业凸显自己的优势与不可取代性,「不要怕、先做」,等时机点到了就会成功;港人也要思考如何贡献台湾,在台港人不多,「沙子虽然很少,但慢慢堆出来就是一座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