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应有更多的“阳光志愿”服务

近日,教育部首次面向高考生开放“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基于招生、就业、调查、测评等大数据并结合深度专业和职业解读,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且服务均免费。考生和家长可在教育部官方公众号“微言教育”扫码进入“阳光志愿”系统。

教育部此举值得称道。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成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多年来,在考生及家长中流传着“考得好不如报得好”的说法。考生及家长要在上千所大学、数千专业中选报志愿,确实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化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逐渐成为兴隆的生意。

商业化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到底有火?最近,某网红机构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产品3小时就被抢购一空,瞬间斩获2亿元。一位“高考规划师”向媒体表示,他每年大概要服务二三十名学生,每名学生收费从四五千到上万元不等,不同的情况和需求,价钱也不一样,但“一个夏天,赚个二三十万没有问题”。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成生意,本无可厚非,有需求就有市场。问题是,从业者鱼龙混杂,假专家遍地,高昂的收费也没有带来优质的服务、准确的指导,一些考生和家长还受骗上当。有媒体记者以“高考志愿”为关键词在某投诉平台搜索,出现几百条相关投诉。因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产生纠纷而对簿公堂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早有有识之士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的监管,同时增加优质公益性服务供给,给混乱而昂贵的商业化高考志愿填报服务降温。志愿填报关乎考生人生走向,是高考后的又一次大考,各地学校、老师、教育主管部门理应承担起服务指导的主体责任,帮助考生科学精准地填报志愿。

如今,教育部免费开放阳光志愿服务系统,该系统集合了权威、详尽的数据,为填报志愿提供多元参考信息,有助于破解考生及家长关于志愿填报的烦心事。

教育部开了好头,各地教育部门也要有所行动,多多开展公益性志愿填报服务。别仅限于办一两场大型讲座或咨询会,别一味搞网上咨询,还应在学校、教育部门设置线下咨询窗口,实现一对一指点迷津。让公益服务唱主角,一些商业服务就会慢慢失去市场。

(作者 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