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复鼎金公墓迁葬 仅3座墓园现地保存
山本音吉之墓。(文化局提供)
大坪与一之墓。(文化局提供)
黄庆云之墓。(文化局提供)
原高雄县市交界处的复鼎金公墓将迁葬,变身成连结澄清湖与金狮湖的双湖公园,成为高雄市的绿色心脏。其中,日人杉本音吉、大坪与一及台人黄庆云3墓地,因与城市发展、经济成长及劳工阶层奋斗历史别具纪念意义而获现地保存。
获现地保留的3座墓地,因与高雄发展史有关,引发文史界高皮关注,经市府跨局处协商评估后,决定现地保存。
副市长史哲表示,高雄是海港城市也是移民城市,百年来各种族群在此落地生根,3座墓园的墓主对于高雄发展史过程有贡献,因此,市府决定现地保存,并融入双湖公园规画设计。
文化局长尹立说,大坪与一、杉本音吉在日治时期,对高雄城市发展奉献心力,也是引领高雄的劳工代表人物,而劳工阶层在高雄城市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角色。黄庆云则是台湾仕绅的代表,为昔日「盐埕五虎」之一。
文化局也分别说明3位墓主的身分背景,有「大侠」之称的杉本音吉,年轻时即来台,曾任台湾运输株式会社社长,并接手高雄渔业组合并担任消防组长,颇受高雄人信赖与感念。他逝世后,市民还在寿山上为他设立纪念碑。
据说杉本有侠义之风,捍卫劳工权益及居民安全,不分台日。墓地两层平台,据闻是他希望与打拚弟兄的遗骨可共葬;也因缘际会成为二战后许多日人遗骨安置所,1957年日本大使馆与杉本家族取得共识,由当时的日本大使馆修缮整理后成为台湾南部地区「日本人遗骨安置所」,至今每年都仍会有在台日人团体定期维护祭祀。
大坪与一在高雄创立的日东商船组是日治时期全台最重要的运输业之一,性格侠义,曾为劳工权益,杠上权贵,甚至是官方,早年曾为码头工人争取权益,也成立「高雄制冰会社」以对抗「日东制冰会社」于制冰业的垄断,为基层劳工冲撞体制,深受高雄劳工阶层欢迎。他原葬于前峰尾墓地,后因桃子园辟建军港,而于1942年间迁至复鼎金公墓。
黄庆云为高雄三信合作社创办人之一、也是昔日「盐埕五虎」之一。1923年担任「中洲渔农信用贩卖购买生产组合」监事,组合营运状况不佳遂改组为「高雄兴业信用组合」,也就是今日的「第三信用合作社」的前身。1938年逝世葬于复鼎金,坟墓型与大坪与一墓雷同,为复鼎金内罕见的日式墓园之一。由其墓碑看来,该墓中除黄庆云遗骨,尚葬有其家属,故黄庆云之坟墓乃做为家族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