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树葬」更环保 高雄璞园年底开放申请
每年清明节慎终追远,民众总会举家大阵仗出动扫墓祭祖,近年来随着国人殡葬观念愈趋开放,除了传统土葬,火葬也渐成主流,为了彻底响应环保概念,高市府已于深水山开发占地约1公顷的「璞园」树葬园区,初期提供约千个树葬区,墓园中完全没有名牌或记名记录,可依个别需求决定「撒葬」在花卉树木上头,以滋润尘土,预计年底开放民众申请。
高雄市殡葬管理处长郑明兴4日表示,原来的高雄县有1个树葬园区,每棵树下规划若干个穴位,占地约200坪的土地提供800个树葬穴,申请每个树葬穴位要新台币2万元,已有51人树葬。郑明兴说,璞园土建工程已经完工,正在申请使用执照,预计今年底前开放民众申请璞园树葬。
据了解,高市府在深水山规划的璞园树葬园区占地约1公顷,初期提供约千个树葬区,在这里树葬园区更显环保,不但没有标示任何名牌或记名,并且可依个别需求决定是要撒葬在花卉上、乔木或灌木上,同时也可以滋润尘土。假如日后有子孙要前往祭拜凭吊,感觉也只是像在园区内逛逛走走那么地轻松自在,一扫传统墓地总给人阴森害怕的感觉。
除了土葬,火化慢慢成为殡葬业的主流,随着观念的开放,树葬和海葬也陆续被民众所接受,市府对此已有因应。郑明兴表示,目前高雄市公私有纳骨塔约有50处,其中公有塔位尚有23万个、私有约22万个,如果以每年约1万7000个消化量,高雄市于短时间内不需要再增设纳骨塔。他说,市府有计划要迁葬一些公墓,以维持市中心区的环境和视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