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山区梅子少一半 梅农盼政府出手以稳定价格协助收购
受到极端气候影响,高雄山区梅子今年产量比去年减少至少一半,梅农生计将受影响,希望农粮署及高雄市政府能够出手,以1公斤16元来协助农民收购。(林雅惠摄)
受到极端气候影响,高雄山区梅子今年产量比去年减少至少一半,梅农生计将受影响,希望农粮署及高雄市政府能够出手,以1公斤16元来协助农民收购,甲仙农会总干事曾海星表示,农会原则上今年还是会收购梅子,但因今年减量减少,实际收购情况要3月中旬才能确认。
高雄桃源、那玛夏、六龟及甲仙区是台湾梅子重要产区之一,种植面积约1396公顷,年产量约1万公吨,其中桃源区819公顷占3分之2最大宗,有6成以上的桃源居民皆以种梅子维生;另 六龟250公顷、那玛夏179公顷、甲仙147公顷,其余地区仅零星种植。
桃源区现任民代、前代表会主席王正国表示,他自己也种植3公顷的梅树,往年青梅收购价格可达20元以上,但去年蜜饯工厂去无预警未开盘,导致盘商以每公斤9元贱价收购,不少梅农因考虑采收成本,干脆放弃采收,眼见梅子熟透落地,心血流失,直到农粮署发现梅农血本无归,才在采收期将尽出手以每公斤13-14元全面收购,补偿梅农一些损失。
王正国说,原本寄望今年的桃源梅农,却发现今年梅子因受炎热气候影响,雨水不足,造成授粉结果不佳,今年梅子小颗长不大,且产量较去年减少一半以上,梅农恐怕连续2年遭遇没收入的惨状,期盼农粮署、高雄市政府会同甲仙农会,能够启动以1公斤16元的价格,全面来向梅农收购梅子。
六龟甲仙地区产梅最大宗的梅农吴崇富表示,今年梅子产量少又小颗,对梅农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品质不佳的梅子蜜饯工厂一定不要,若要政府全面收购也是强人所难,但若政府愿意出手也乐见其成,至少可让梅农损失降低。
甲仙农会总干事曾海星说,近年受到气候不稳定影响,确实有不少梅农不堪损失,而改种其他作物,不过今年甲仙农会原则上还是会收购梅子协助农民,收多收少要到3月中旬才能明朗。
六龟农会总干事林芷蕾说,为了保障农民利益,今年多少还是会向梅农收购青梅,农会也预计以新鲜青梅让民众 DIY自制脆梅、梅醋或梅酒,帮助农民将梅子行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