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北京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01个服务人口990余万人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原标题:北京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01个服务人口990余万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我们步行15分钟就能完成购物、医疗、餐饮、教育、养老、休闲等方面的消费,真正实现了‘一刻钟幸福唾手可得’。”10月15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团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当地居民刘洋女士对街道打造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赞赏有加。
据北京市商务局生活服务业一处副处长宋志雷介绍,2025年,北京将实现全市便民生活圈全覆盖,便民生活圈建设与城市更新工作结合开展,推动便民生活圈、养老托育圈、文化休闲圈等多圈融合。
据宋志雷介绍,2022年北京出台《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统筹推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引领便民生活圈工作由“试点建设”转向“全面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01个,覆盖社区2280余个,服务人口990余万人,配置网点68000余个,对满足市民高品质、多样化生活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具科技气息的中关村,正打造最有活力的便民生活圈。记者看到,曾制造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的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正在举办海淀区第六届社区邻里节,老人与年轻人、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玩转科技,体验便民服务,不亦乐乎。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宇玲介绍,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过程中,问需于民是关键一步。“有的想要小早餐、小店铺,有的想要‘高大上’的东西。”他们做了广泛的调查问卷,参考居民的意见,进行科学布局。
黄宇玲发现,街道已有不少品质提升类的空间,但居民需要的“小修小补”类的点位却很缺乏。北京房价租金高,怎么让这些“低频刚需”的手艺人留下来?
他们梳理出街道社区的闲置空间和边角地,改造成集装箱式、过道式等各种样态,统一装修、统一管理,免费提供给小商户。商户有了继续经营的可能,居民也得以继续享受实惠的服务。有居民感到,“社区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儿又回来了。”
在辖区科技企业的帮助下,中关村街道设计了“中关村E刻钟生活地图”微信小程序,方便居民及时查询便民网点和最新服务。黄宇玲说,近几年,街道每年投入约1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未来将升级数字化便民服务,打造商户联盟的驿站和社区邻里之家驿站。
宋志雷介绍,北京便民生活圈类型多样,包括胡同邻里式、校所大院型、老城住宅类、新兴住宅类、商业文化型等。结合各类型生活圈的服务群体、所处区域、自然禀赋、传统文化等因素,各区、街道聚焦“一店一早”“一菜一修”“小修小补”等问题短板,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百圈百面”。
宋志雷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对已评估的便民生活圈开展“回头看”动态复核,同时探索编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分级分类建设指引,推动房山、怀柔等区申报第五批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力争北京16个区均入选全国试点,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成社区居民的幸福圈。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