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资屡外泄 东南旅游、中油 诈团最爱假冒
台湾中油被刑事局列为「解除分期付款」诈骗案的高风险业者。(本报资料照片)
刑事局27日公布去年第4季「解除分期付款」诈骗案的「高风险业者」,分别是「东南旅游」及「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2家业者过去都曾客户个资外泄,导致民众遭诈骗,虽都在官方网站加注反诈骗警语,但去年10月以来,仍频传个资外泄。警方除提醒民众勿受骗,也呼吁业者加强资安防护。
刑事局统计,去年10至12月,东南旅游和中油因个资外泄衍生的诈骗报案各为52件和42件,若估算因财损少而没报案的黑数,2家业者3个月发生破百件诈欺案。
去年12月,北部某男子接到自称是中油公司的电话,说公司系统被骇客入侵,导致原本新台币1000多元的消费金额变成1万多元,须立即联系银行客服处理。对方询问他,信用卡是哪家,他如实回答,没多久就接到自称银行客服员来电,要求他到ATM操作,解除分期扣款的设置,最终转帐被骗走49万。
警方说,解除分期付款诈骗主要都是电商个资外泄。接到诈骗集团电话的被害人,都是特定电商的会员,因为消费过,若接到诈团假冒的客服人员诓称「设定错误」等话术,较容易相信。
刑事局分析指出,诈骗集团是先锁定资安防护不足的电子商务平台,攻击其后台资料库,盗用民众的交易纪录与个资,再假冒商家与银行来电,谎称因设定错误,将重复扣款,要求民众操作ATM、网银或至超商购买游戏点数进行解除设定。民众依指示操作后,发现帐户余额减少,才惊觉上当。
打诈官警说,解除分期付款的话术不断演变,包括:工作人员操作错误、误设分期付款、误设会员等级、设定成团购订单、登记为批发商等,都是常见话术,甚至还有结合第三方支付如「中油PAY」被盗刷的骗局。另外,近期也频繁出现网拍平台「假买家」假冒物流业者名义行骗。
对于个资外泄,中油执行长林珂如指出,中油去年4季都被列为高风险业者,其实是无妄之灾,内部已多次检查且加强资安内控,确认相关个资并非中油流出。她也呼吁民众若接到类似以中油加油站员工,以中油PAY误刷分期的电话,千万别相信。
东南旅游则指出,已完成多项资安强化措施,包括全面系统升级、异常流量监控及资安检查,并持续优化防护,去年12月已取得ISO27001资讯安全管理认证,全力维护会员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