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生经历加点料:打工人的低成本留学之旅

编注: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的优质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本文长约 5600 字,文中无配图,请耐心阅读。

▍个人背景

17 年国内本科毕业(非 985,211),毕业后一直在互联网工作,期间去过创业公司也在大厂待过。工作近 6 年后又重燃了曾经想要出国留学的火苗,去年春天开始在上班的同时 DIY 准备留学申请,整个过程比较佛系,断断续续大概花了 3 个月的时间,于去年 5 月拿到欧洲的硕士 offer,现在是硕士留学的第一年,坐标芬兰。

▍留学动机

自己留学的想法其实起源于大学,当时对交换生项目有动过心,但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允许,后面就把这个想法搁置了,想等自己工作几年有经济能力了再考虑。原本是计划工作两年后去留学,但是两年后发现自己还处于职业上升期,财富积累也还没到预期,于是又在国内职场继续打怪升级,直到去到了大厂工作了几年,实现了晋升同时积累了一定的积蓄,思考着「what's next?」 想起了留学。加上经历了两年的疫情,期间一度后悔没有多出去看看世界也加深了自己想要留学或者去海外的想法。

做出这个决定的自己其实在趋于稳定的人生阶段:年近三十,已婚,逢年过节长辈偶尔也会打趣式地提问我什么时候考虑生娃的话题;在出生的城市生活了也有二十多年,有着一份收入还不错也算稳定的工作。我的未来,似乎别人也能一眼看到尽头是什么。但是疫情和裁员潮让我警觉,尽管所在的部门还比较稳定,我还是会忍不住思考我 30 岁后的生活。想到「或许会在最熟悉的城市白头到老儿孙满堂?」或「因为卷不过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被公司淘汰」,自己不寒而栗了起来。

人生待办里「留学」未被打勾,我想也许可以在 30 岁之前去实现一下,这就是我的留学动机。

留学申请前期

我一直坚信「不确定性是造成恐惧的主要原因」。

在有了初步的留学想法后,我试图通过获取更多的信息来确认自己内心的声音和打破恐惧。当时其实有不少的顾虑,比如「已婚女性出国留学的想法可取吗?」「 我的家属怎么办呢」「万一自己留学毕业就是失业,人到中年因此破产了怎么办?」之类的担忧。后面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别人是否有这些担忧,他们又是怎么克服的,以及他们最后的结果。了解完发现其实顾虑的点都有解决方案或者其实没那么坏,抱着「It never hurts to try」的心态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申请。

打工人的留学申请建议 1:没必要选择裸辞去准备,低成本的前提是低风险。

留学申请前期梳理阶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背景:梳理自己有什么和要什么?包括自己的本科学校和绩点,英语水平,工作经历,留学意向和预期。

感兴趣的专业:先选择专业再选留学地区、学校和申请项目是一个快速有效缩小申请范围的方法。我选择留学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有想深入学习的东西。之前我的本科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职业规划的老师有提到 HCI(人机交互)的这个方向,我当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后面的自己一直从事前端开发工作,也对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这一块有了较多的兴趣,最后是 chatgpt 和 Apple Vision 的出现让我觉得基于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或者虚拟现实也许会促使新的交互方式,我最终确定了 HCI 人机交互的这个方向。

留学目的地:确定了专业后就查阅有这个专业的相关院校。我先看了这个专业的学校排行榜,发现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美国,英国以及澳洲的院校,所以先去了解了这三个地区的留学费用和这些院校的申请条件。算了一笔账后发现这几个地方的留学费用比自己想象中要高昂,留个学可能就得花掉一大半自己打工的牛马费被打了退堂鼓。后面又在找有没有性价比更高的留学选项,反正自己工作了几年也意识到文凭不是最重要的,也不一定要追求名校。考虑到自己还是想去远一点的地方去进行人生体验,同时发现欧洲很多国家有免学费和申请条件比较低的奖学金申请,为了降低留学成本,于是把留学目标锁定在了欧洲大陆。

选择学校和项目: 虽然都属于一个专业方向,每个学校的项目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项目名称,比如有的学校可能就是叫 HCI,有些叫数字产品交互设计,有些叫交互技术……总之形形色色但都属于交互和产品设计的这个大类。我先查了下 HCI 这个大类下欧洲的学校排名情况(虽然排名不能说明一切,但是对我来说是个最直观的筛选方式)。后面自己了解到欧洲大陆比较出名的 HCI 专业院校有:意大利的米兰理工,芬兰的阿尔托大学,瑞典的皇家理工,荷兰的代尔夫特理工和 Twente,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选项还是不少,前期筛选了七八个学校去做进一步的调查,看官方网站对他们这个专业的介绍还有课程设计,以及申请条件和费用等。后面在了解过程意外发现了双学位,也叫联合学位的项目,一个硕士项目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学校学习,然后拿多个学位。比如 EIT Digital 的 HCID 项目是两年制,可以选择在好几个欧盟国家的院校里面选择两个院校去学习,两年需要在不同的国家,最后毕业拿的是两个学校的学位。后面还听说另外一个联合项目是 erasmus,但是没有 HCI 相关的专业后面就没有考虑了。

打工人的留学申请建议 2: 重视前期的信息收集,只有明确自己的留学目标和方向,才能减少精力和金钱的浪费。

▍正式的留学申请过程

因为想在不影响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去申请留学,我的计划其实比较佛系。但还是尽可能分享和总结下这个过程踩到的坑和觉得有用的信息:

了解目标院校项目的申请时间:因为自己准备留学申请的时候已经是年初,才发现很多学校的申请时间大多是年底,而自己错过很多学校的申请时间。自己是在 23fall 的末班车,当时还能申请的就只有开放了第二期申请的 EIT 项目,当时想实在不行干脆就准备 24fall 好了。

了解申请条件:在浏览了一些学校的官方信息后,发现申请条件也都比较类似:语言水平证明,学历证明,动机信、推荐信和简历,有些偏设计向的 HCI 专业会要求作品集。

语言要求:自己不是个语言能力,在要兼顾工作、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重零学习德语或者法语不太科学,所以一开始就确定了选英语授课的项目。英语水平考试有雅思和托福,了解了申请院校接受的类型和对比完两者的差异后,我专注在雅思备考。前期为了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个客观的了解,我自己找了套雅思题来做,并且薅了新东方免费模拟考的羊毛全面评估了下。

学历证明材料:学历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要做的其实就是准备相关证明材料而已。还是要感谢自己大学没有完全摆烂,没想到绩点还能在这时派上用场。申请需要准备的有中英文版本的学历证明和成绩单。准备这个还是花了自己一些时间的,因为自己已经离校多年,学校又不在自己工作的这个城市。后面是从大学的官网找到邮件给教务人员了解到了可以用自己的身份证去大学的一个自助机打印这些需要的证明。最后从校友群找了一个还在学校的师弟帮我打印邮寄到了我所在的城市。

简历:有了几年还算丰富的工作履历,简历是费时最少的。我拿着自己已有的简历更新了一下,并且在 gpt 的帮助下重新准备了一份英文的版本。

动机信:不同学校和项目对动机信的要求会有点不一样,除了介绍自己的背景和留学动机之外,有些项目还包含了其他命题。比如 EIT Digital 除了介绍自己的背景和留学动机之外要在动机信写一个商业想法。我了解到很多人的 BG 不算特别优秀,但是凭借了好的动机信拿到了 offer,所以这个是我除了准备语言外花费最多时间的东西。

推荐信:因为自己 23fall 能选的 EIT 项目不需要推荐信,自己也就没有准备。但是也了解过如果需要推荐信,可以找自己以前学校的教授帮忙写或者工作中的前辈来写应该都是可以的。不过发现近年来许多学校对推荐信越来越不重视,我要申请的几所好像都不需要推荐信。

作品集:HCI 项目有不少是要求提供作品集的,这是当时自己比较苦恼的点。因为自己是程序员不是产品经理或者设计师,工作中设计的方案通常是技术实现层面的方案。但是后面发现偏技术的 HCI 项目有不需要作品集的,比如 EIT 的申请不需要,自己也先放一边了。但如果时间允许,还是可以花点时间跟专业人士学习下如何准备作品集。

打工人的留学申请建议 3: 毕业后不要放弃学习英语。确定了留学想法请尽早给自己报一场考试,花了钱就会认真开始备考了。

▍雅思学习分享

自己毕业后多年没正儿八经地学习英语,但得益于自己不时会打开背单词的应用和在早上的地铁听一些英语播客,工作中做技术调研也经常看英语文章,曾经在有英语环境包围的公司工作过一年,在紧张的时间努力一下,达到欧洲大多数学校要求的 6.5 也还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

涉及到考试还是得有针对性地去准备,于是我最开始报了一个周末的雅思班。但是个人觉得不太适合自己。一起上课的人年龄有比我小很多的,也有比我大很多的,讲师为了兼顾不同人的学习节奏,无法最大化学习效率。报班的主要作用是你会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这门考试的一些要点和 push 自己学习的节奏,仅此而已。

后面自己退了班,选择了自己工作之余准备,发现这样性价比更高。对我而言,了解雅思考试要点和评分标准,制定符合自己节奏的学习计划并且花时间去执行是最有效的备考方式。我的计划包含周末完整做一套模拟试题,工作日练习听说读写四个部分,重点准备自己比较薄弱的听力和口语,通常利用工作的午休时间或者不加班的晚上来学习。分享下当时自己实践下来帮助较大的学习材料:

王陆的听力语料库:我发现自己的听力水平远低于自己的阅读水平,很大程度是我还不熟悉某些单词的发音,导致明明听力的内容没有生词,但还是听不明白。原因就是要么我对于这个单词的发音记错了,要么就是我对发音不够敏感。坚持听写语料库的单词(多数都是听力考试的常见词)后有明显提高自己听力考试的得分。

雅思哥练口语:雅思的口语有「题季」之说。所以如果确定了自己考雅思的时间,就可以只准备当季要考的范围。口语我主要用 「雅思哥」这个软件去练题库和录自己的回答,有时候不知道怎么答我也会参考别人的高分答案。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比起背别人的高分答案,准备跟自己经历相符的回答会更高效。用雅思哥自己练习完一段时间,可以到 cambly 或者 italki 去约节课和真人模拟下口语考试检验下效果,这也可以帮助自己减少口试时的紧张。

Simon 的写作课:雅思考试的写作是需要一点技巧的,不是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法掌握了就可以拿高分的。非常推荐 simon 的写作教程,当时我是在 b 站找到的。他的每个视频时间不长,但都是精华;除了掌握方法和技巧还要多练,我通常写完会用 gpt 和 grammarly 结合来批改,如果觉得还不够,便发给之前的写作课老师来帮忙批改。

阅读是我比较有信心的部分,但还是翻阅了下刘洪波的阅读真经学了一些技巧。最重要的是记得自己刷阅读题的时候要坚持用计时器来记录用时,练习做题的节奏。

备考雅思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影响,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假期也会和家人一起去旅行。而且很奇怪的一点是,尽管平日的生活加了学习英语这一项,但是并没有觉得更累了,反而觉得超充实。放弃了午休的时间,但下午上班的时候更带劲了,很神奇。当一个人在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就会变得很有能量。

打工人的留学申请建议 4: 时间是挤出来的,合理利用碎片时间,时间会变长。

▍善用免费资源

留学准备过程中利用了很多免费的资源。比如在了解留学信息的时候白嫖了一些留学机构或者中介的免费咨询解答了自己最初的一些问题;在社交媒体去挖掘一些已经拿到 offer 在目标院校或者目标项目学习的人去交流,从中去了解一些申请的 tips 和在那里实际的就读体验。AI 对自己低成本 DIY 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前期了解留学信息也好,还是英语学习,或者是准备动机信或者优化简历。

打工人的留学申请建议 5: 去了解别人是怎么利用 AI 的,通过不断的实践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AI 使用场景是必备的技能。

▍怎么面对申请留学时的不同声音

我一直觉得决心是做成一件事情的基本条件,学会如何去面对和消化外界和内心不同的声音是很重要的一课。

前期去调研目前的状况去留学是不是一个好的决定,网上得到的回复其实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其中很多是留学完觉得留学性价比不高,另外还有的声音则是外国的月亮并没有更圆,中产阶级去了外国很难留下,留下了大概率会有生活降级带来的失落,而大龄更没有必要去打破现在觉得还不错的生活去冒险....

当你感到摇摆和犹豫的时候,一个人苦思冥想得不到答案的时候,得走出去和别人沟通,跟自己信任和在意的人沟通。我庆幸自己选择了和家人进行坦白的沟通,所幸的是我的家人都包容和支持我的想法,这让我感到了一种放手去做的决心。

其次就是一个清晰的目标和可以落地的计划。我是一个 J 人,一直有写日记和做计划的习惯。毕业的自己还写了一个十年的人生规划。在我的十年计划有很多东西,比如毕业要独立要搬出来自己住,想证明自己去大厂工作,要去留学或者去海外看看世界,要在什么时间挣到多少钱,什么时候自己也许会组建家庭等等。虽然自己实际并没有严格按照当初的人生规划,但是曾经许下的一些待办好像不知不觉、或早或晚地实现了。我想也许是常常记录,常常反思,常常回想起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在看似佛系的情况下其实有在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当初想做的事情。

在去年的五月我第二次阳了,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收到了邮件,是上一个月赶在 EIT 项目截止前的申请结果通知。邮件通知我被录取了,仔细一看不是自己的第一志愿,但是其中入口学校是我想去的,申请到了奖学金,能够免一半的学费,想想结果也还不差。

然而拿到 offer 的喜悦没有维持多久便开始进行了理智的思考:本来 23fall 时间紧张就只申请了一个项目,觉得大概率会继续 24fall 来认真准备,所以未曾认真想过如果拿到 offer 后的事情,得在开学前的 3 个月去准备一堆事情比如申请离职、准备签证和异国搬家等等。

在拿到结果后再次和家人朋友,甚至是和信任的朋友沟通交流了下,他们都表示出支持的态度;自己也思索了下觉得时间不等人,得珍惜自己还有精力,这个预期外的结果也许是上帝的安排……于是欣然选择了出国留学两年,从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轨迹去到了一个又有许多不确定的事情且充满未知的人生道路。

▍后续

现在是在芬兰留学了一年的我,这一年经历了刚刚踏入新环境带来的新鲜感,也有新鲜感褪去后的自我认知的觉醒和怀疑,当然也有很多当初料想到的、未料到的挫折和挑战。做了这个选择的一年过后,虽然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沉淀了一年愿意再来分享这个文章希望帮助到别人的主要原因还是:我选择我承受,我觉得这是一件我不会后悔的事情。

https://sspai.com/post/91741?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Junio

责编:广陵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