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趸售物价说再见

跟趸售物价说再见图╱本报资料照片

国内各类物价涨幅

PPI是衡量国产品出厂价格(包括内销、出口),不同于包括进口、出口及国产内销的WPI。两者除了范围不同,PPI衡量的对象也仅止于「本国生产者」,因此贸易商、复出口报价也都不在统计之列,因为前者非生产者,后者非国产品。

■依主计总处的资料,以民国105年为基期年,105年趸售物价指数等于100.0,民国41年趸售物价为14.95,民国50年为30.21,民国60年为35.54,41~50年涨了102%,50~60年涨了18%,战火连年的民国40年代,涨势极猛。

国民所得评审会上个月通过,自明年起趸售物价指数(WPI)停编,这项编了整整70年的指标将在今年底画下休止符,这虽是时势所趋,但也像老友年迈而逝,让人感伤。

WPI、CPI 各有所司

过去统计学教科书会在最后几章谈指数(index),经常被拿来介绍的就是趸售物价,「趸」字许多人不会念,念了这一章后都会念了,也算是收获,另外趸售是批发,也是念了这章才懂的,若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相比,一个是衡量厂商的成本变化,一个是反映生活成本的消长,两者各有所司,其重要性,不分轩轾。

相对于统计学把物价指数列在后几章,经济学教科书通常把物价指数列在前几章,Michael Burda和Charles Wyplosz所写的总体经济学在第二章指出,趸售物价指数就是衡量批发阶段的商品平均价格,而商品价格又与各类原物料行情遥相呼应,之所以要编进口物价、出口物价、趸售物价、消费者物价等等…多到让人眼花撩乱的物价指数,就是说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平均」价格,为了不同的目的,需要用不同的物价指数来呈现不同层面的变化。

民国41年,政府自大陆撤退来台不久,就开始编趸售物价指数,那个年代,两岸战火连年,物资缺乏,通膨压力笼罩全台,41~50年趸售物价涨了一倍,生活的辛苦,不言可喻,消费者物价指数直到48年才姗姗来迟,陪我们度过那个荒乱岁月的是趸售物价。

历史如此悠久,何以不继续编下去?这是因为自1990年以来,各国大多改以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取代趸售物价指数(WPI),虽然书本上依然叙述着趸售物价,但那时还编有趸售物价的只剩日本、台湾、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少数国家,在进行国际比较时,我们拿不出资料跟人家比,也是困扰。

较易解释 PPI国际通用

趸售物价指数有其时代的意义,也陪我们走过荒乱的年代,但随着贸易量的逐年扩大,这项物价指数愈来愈难解释,这项综合国产内销、进口、出口三项物价而成的趸售物价,既有出厂价格的概念,也有进货成本的旨趣,解释起来有些麻烦,譬如说,趸售物价上涨是好是坏?若是出口价格推升的,自然是好事,但如果是进口价格引燃的,那就不是好事了,非仅不是好事,还可能引发输入性通膨。也正因为概念如此朦胧,使得昔日在统计学、经济学书本上有一席地位的趸售物价逐渐不为各国采用。

我国自去年(110)起开始编制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这项指数就是反映国产品的出厂价格,包括内销、出口的价格,由于不包括进口价格,因此很好解释,PPI上涨反映的是厂商营收的提高,自然是好事。以今年前七个月观察,我们进口物价上涨17.7%,所幸生产者物价也涨11.8%,涨幅虽不如进口物价,但也涨了不少,可抵消部分农工原料的压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生产者物价登场,如今是跟趸售物价说再见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