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骚法上路7天北市平均1天揪2件 议员吁市府将犯嫌纳入社安网

北市议员许家蓓。(本报资料照)

《跟踪骚扰防治法》本月1日上路,短短7天台北市已受理15件民众报案,等于1天平均就有2件,并非小数目,有议员批评市府并未拿出积极配套作为。对此,市警局强调,目前受理的跟骚案多与现行家暴案重叠,已成立紧急应变小组,落实被害人保护和跟骚防制,同时设置「北市跟骚即时通」,提供员警即时咨询。

根据内政部公告,凡有民众出现跟踪、盯哨、要求约会及网路骚扰等8类行为,且行为与「性或性别」有关,只要使当事人心生畏惧就可能违反《跟骚法》,最重可处5年刑期,如携带凶器犯罪或违反保护令,且有反复犯罪之虞,法院得预防性羁押。

新法上路7天后,台北市警察局妇幼警察队队长李秉苍指出,北市警局共计受理15件,已到案犯嫌7人,其中尚未查明身分3件,未来将持续调阅监视器侦办,目前被告均为男性,且多与现行家暴案件重叠,会持续透过教育训练教育员警新法施行后处置方式,并设置即时咨询使用「台北市跟骚即时通」,即时提供员警协助。

市议员许家蓓指出,跟骚法上路不到一周,台北市就已经有十几起报案,并非小数目,无论成案与否市府都必须重视;过去市长柯文哲曾提及虐待动物者应纳入社会安全网定期访视,针对跟骚法的犯嫌,她也认为应同步纳入社安网,以免酿成更大的伤害,也要求市府加强教育与宣导,从源头端减少跟骚情事。

对此,北市社会局指出,受害人第一时间可透过警政系统受理报案后,若警察机关受理后,认定有跟踪骚扰犯罪嫌疑者,会核发书面告诫行为人或发动相关刑事强制处分。若2年内再犯,被害人、警察、检察官皆可向法院申请保护令。

社会局强调,不论是受害人或行为人,警察机关受理案件后若发现有需要相关服务,可透过社会安全网,借由各局处相互媒合资源及服务,除加强宣导与教育《跟骚法》的相关规范外,也会从过去市府社会安全网各局处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让两造双方都可尽早媒合服务资源,从源头端减少跟骚情事。

警察局则说,未来将持续推动跟踪骚扰案件防制工作,落实案件侦查及被害人保护工作,给予跟踪骚扰行为人约制,避免再犯;现已成立紧急应变小组,针对紧急案件做即时处置。日后也会于警广及脸书、ig等社群加强跟踪骚扰犯罪预防宣导,并推广台北市警政App内建警示铃及跑马灯,提升民众跟踪骚扰自我保护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