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喜欢这种心口合一的蛇蝎美人

《新闻女王》后期,虽然剧情走向有点癫,但还是有一些值得人回味的东西,比如人。

我认为《新闻女王》是真正的“群像剧”,每个人都足够真实,血肉丰满。看到后来,我关心每一个人,而不止是文姐。

到现在我还想聊聊里面最有意思,走向也最出乎意料的两个人,张家妍和许诗晴。

前期的张家妍,简直可以算是“真善美”的代名词。而许诗晴从出场开始,就是不择手段上位的蛇蝎美人。野心和坏都加大标粗写在脸上。

然而似乎大家一直更喜欢许诗晴。前期张家妍还未黑化时,弹幕也是喜欢许诗晴的人更多。后期许诗晴的人气更是一路走高,甚至超过了man姐。

有些人认为是编剧让张家妍黑化太突兀而且手段太low,但我理解并不突兀。前期的剧情已经做了很多铺垫。

仔细看,她的所有行为是有内在的逻辑的。她其实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她最在意的,一直是“自己的绝对优秀和正确”。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她不惜伤害任何人。

非常典型的就是仁心基金事件里,张家妍的处理方式。她发现仁心的账目有问题,就想将其公之于众。但她男朋友邵律师恰好是仁心的法律顾问。如果她把这份财报公之于众,也等于间接毁掉男友的前途。而且仁心垮了,等着治病的孩子们只会更没有指望。

她决定把财报公开的时候,不会不知道这些,虽然剧中以文慧心压住了财报轻轻带过,但这一段是她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为了所谓的“真相”,她可以牺牲自己最亲密的人,可以不顾一群无辜的孩子的生命,这到底是为了正义,还是这个人自私到了极点?

她和邵律师的感情,从其他的角度都很难理解,但如果站在她骄傲的角度看就很容易看懂。

对于她来讲,事业是必需品,婚姻是附属品。在低谷期,男友的“行”更凸显了她的“不行”;男友提出让她成为“全职太太”,对于别人来说,会觉得那是一个退路,或者实在非要拼事业也可以沟通。但张家妍不行,她受不了“成为陪衬”。在任何情况下,她都必须闪闪发光。哪怕是在另一半的身边,她的光芒也必须不能黯淡。

邵律师在她最落魄的时候成为律所合伙人,以及他对她的期待就是“做个全职太太”,这就触及了她的底线,和她事实上是否做了全职太太无关。

不少人据此diss张家妍陷入了“独立女性”的死胡同,所以让人讨厌。她确实是过分“独立脑”“事业批”,但我认为这还不是她最大的问题。

甚至我觉得张家妍这种“独立女性思维”多一点也不算什么坏事。她的这种做法其实和大多数男性无异:以事业为重,恋爱或者婚姻都是锦上添花,绝不允许另一半比自己强。张家妍至少还没有见一个爱一个,或者软饭硬吃,CPU另一半呢?

她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自洽。

张家妍不存在动机和行为的一致性。你通过她的行为,很难判断她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比如她坚持正义和原则,你会认为她就是一个正直的人。但看她后期的表现,会发现其实正义和原则,在她心里什么都不是。否则也不可能践踏得那么彻底。

比如她不站队,你会觉得她是一个简单的人,不想搞办公室政治。其实她只是不屑居于任何人之下。当方太太把棋子递给她之后,她立刻接住了,并请求方太太亲自教她打麻将。

以及,越往后看,越会发现她明显的双标。偏向她的时候,正义感满满;不偏向她的时候,满口仁义道德,绑架他人。

有人说她虚伪,我认为还不是虚伪。虚伪的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张家妍明显是在维护自己的“优越感”而不自觉。

人潜意识里更喜欢的,还是那种言行合一的人。比如许诗晴。

许诗晴刚出场没多久,就奉献出拉下衣服拉链,以及送粉色小内裤的暧昧名场面,陷害徐晓薇,找梁景仁投诚,又背叛梁景仁改投man姐一气呵成,坏得像200w大电灯泡一样明晃晃。

不过这个人越看越喜欢。就算她把任何人都当成自己上位的棋子,你也很难对她产生什么差的观感。她把自己捋得很顺。

既要又要的事她从来不做。比如她利用色相,用得大大方方,办公桌里囤了一堆小内裤,随时准备送不同的男人;哪怕聚会场合,也可以公开拉下拉链秀乳沟,什么女性不能躺赢,什么女人该自爱,她统统不在乎,却比圣女得到更多好评。

当然是时代不同,像许诗晴说的“是他吃我还是我吃他谁能说得准”,但其实也是人的很微妙的心理。《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又要当捞女,又要立独立女性的人设,给人的观感就很拧巴。像许诗晴一样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就是利用色相,反而让人没话可说。

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在这个人身上得到什么,不会抱有不合理的期待。比如一开始选择向梁景仁投诚,后来发现梁景仁给不了她想要的,就果断投向man姐。当众坦然叛变的那一段,并不让人反感,而且居然看得很神清气爽。

如果她为了显得自己道德而站队梁景仁,却又因为得不到满足而不断跟梁景仁发生冲突,反而会让人觉得她有种拎不清的发腻。

对文姐也是一样。她看清文姐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马上决定跳船,转而投向其他后台。你不会觉得她没良心,只会觉得她清醒有魄力。

以及她在首富去世时毛遂自荐,同样也是在坦然承认“观众更喜欢看我的身材”,在承担巨大风险的基础上,才打了一场漂亮仗。

对爱情也一样。对于她来讲,爱情就是爱情,很简单,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就可以。所以她选了王伟,虽然各方面明显地不如她,但能给她带来精神抚慰。

她很厉害的一点,是并不介意自己被称为“恋爱脑”,也不介意王伟说“我养你”。对于很多事业型女人来讲,恋爱都会谈得别别扭扭,又想要爱情,又不想表现得自己很在意这段感情,担心自己的事业被爱情拖累。许诗晴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她也能要得到。

总而言之,你在这个人身上很少看到纠结,也很少看到心口不一的情况。她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野心,大大方方去争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资源。她也承认自己有被爱的欲望,坦坦荡荡接受。

这几年“自洽”是一个高频出现的词,但很长一段时间我其实并没有真正明白这个词的含义。后来我才领悟到,自洽就是自己不要跟自己打架。

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有舍才有得。自己要非常清楚,哪些是可以放弃的,哪些是必须要抓住的。想要闲云野鹤,就不要想着天天吃肉;想要位高权重,就不要贪心想要什么自在自由。盯着一个目标,很容易实现,怕的是天天脑子里打架,要了这个又要那个,还要想出个理由骗自己。

最常见的无法自洽的原因,是因为被外界影响。一方面,人有自己的欲望,动机,另一方面,又担心别人给自己差评,所以做事总是遮遮掩掩,结果是既无法迎合别人,又无法取悦自己。

许诗晴之所以给人的观感舒适,是因为她很忠于自己,没有被外界任何声音所绑架。

她内心深处有一套判断的标准,不会左右游移不定,所以做事显得稳准狠,这也是这个角色最迷人的地方。

剧中其他人气高的人,比如文姐,比如邵律师,都是有一套稳定的“自己标准”的人。而类似张家妍、徐晓薇,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左右游移不定,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她们因为无法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点,所以表现出来的,要么软弱,要么偏激,要么双标。

当然我很理解这种不自洽的人,这个世界上毕竟是“不自洽”的人更多。每个人都被自己的性格和人生经历塑造。张家妍从小就优秀,造就了她的骄傲;徐晓薇从小就背负重担,导致她一直小心翼翼。她们都是被圈在某个框架里的人,很难打破这个框框。

很多人也是一样,被圈在一个无形的框里,终其一生,也没能找到自己的那个稳定的核心。

只是许诗晴告诉我们,打破那些所谓的标准,人会活得很爽。

当然也不是说成为许诗晴,就没有任何弊端。编剧显然对这个人物是有美化的。现实中成为许诗晴不会那么一帆风顺,风险也很明显,就是她的口碑绝不会好。一旦失败,就是墙倒众人推的结果。比如有一段她在新闻里孕吐,所有人都幸灾乐祸,等着看热闹。跟大家过分不一样,即便什么都没做,已经是与世界为敌了。

所以自洽不容易,需要强大的内心,以及对世界的成熟的认知。

“对世界成熟的认知”,就是知道很多所谓的“正确”,不过是一种“看起来正确”的表象。

张家妍黑化之前,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即便她那时候完全没有违反原则的行为,很多观众还是很讨厌她。几乎每一次她出现,都会有弹幕说她“装”“虚伪”,即便她做的事情,说的话完全挑不出什么毛病。

因为正常人不会像她这样。正常人一定是会有自己暗戳戳的小心思,小懒惰,小阴暗的。但张家妍没有,她像个太阳一样全身上下没有阴影。随之而来的就是傲慢,她对任何人说话,都非常居高临下,对文姐等几个公司里的上级,对男友,甚至对观众也都一样。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她在梁景仁性骚扰时,开直播向观众说的那番话:我只负责报道新闻,我不是演员,不是茶余饭后被观众用来消遣的——其傲慢程度,跟新东方ceo摔手机给网友开会的行为有一拼。

所以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一定程度上理解另一个人的野心,欲望,自私,懒惰,恋爱脑……反而过分的“正确”会让人敬而远之。与整个世界为敌,本质上是一个伪命题。更多情况下,别人不过是某些冠冕堂皇的东西绑架你,或者想要凸显自己的优越。

看清这一点,就会发现,很多不好听的声音,都与你无关。

只要你自己足够坚持自我,慢慢地大家反而会欣赏你的真实。或者哪怕不被人欣赏,一个自洽的人往往也会活得更开心。

怕就怕,一边自私地想要满足自己,一边又觉得全世界都该理解你,尊重你。大脑整天处于角力之下,迟早变成疯批。

年轻时往往不自洽而不自觉。到了对自己有审视能力的时候,可以多提醒自己,放下那些条条框框,人生会变得有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