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招商有成 財政部:民間投資連三年破1800億

财政部今(18)日表示,统计近三年各级机关鼓励民间参与公共建设绩效显著,有别于过去历年民间投资金额低于新台币千亿元,甚至仅数百亿元的情形,自2021年至2023年止,民间签约投资公共建设金额分别为1,888亿元、2,828亿元及1,876亿元,已连续三年突破1,800亿元,显示各政府机关积极引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已成为机关办理公共建设的主要管道之一,对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并创造民间投资管道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财政部指出,民间投资公共建设案件去年各机关与民间企业共签订投资契约达100件,契约金额高达1,876亿元,其中,依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办理案件共63件,契约金额达492亿元,包括中央各部会如经济部、教育部以及直辖市的高雄市及台南市政府,为去年促参案件招商前四大机关,其中以投资金额118亿元的清华大学桃园医疗暨教育研发园区 BOT 案摘冠,高雄市楠梓再生水厂 BOT 案以投资金额80亿元次之;而依其他法令办理的民参案件则有37件,金额达1,384亿元,以财政部国有财产署所办理的新北市林口区新头湖段设定地上权案,投资金额268亿元为最高。

财政部指出,为了鼓励各机关办理民参案件,财政部依据「机关办理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案件资讯搜集及奖励金核发作业要点」,对于个案签约金额发给签约奖励金给予主办机关,以今年为例,中央各部会合计为2,190万元,各地方政府为2亿4,514万元,共计核发2亿6,704万元,并将邀请行政院长于今年七月年度招商大会亲自颁发予各机关。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签约奖励金达到实质的鼓励作用,财政部已修法放宽签约奖励金的支用限制,各机关除可作为个人奖金使用之外,另须由专责单位列帐控管及专款专用,将奖励金运用于推动民参案件相关业务、团体或个人奖金、聘请约用人员酬金、地方政府赴国外行销案件或观摩优良案例等支出,不仅可纾缓人力短缺问题,也能提供主办机关更实质的奖励及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