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開發瀝青刨料再生利用 苗栗將建首座示範廠

全台每年产生1200万吨沥青刨除料衍生严重堆置问题,工研院开发绿色分离再生制程,可还原成70%新砂石及30%沥青砂达到全循环再利用,今天与苗栗业者签约建置首座示范厂。

苗栗县府工商发展处指出,为推动公共工程业沥青刨除废料去化与再生利用及节省砂石进口等问题,在得知工业技术研究院开发出「刨除料沥青砂石分离再生技术」后,媒合县内砂石业者同意与工研院合作建置全台首座刨除料沥青砂石分离示范厂。

签约仪式在县府举行,由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汉英、联岳砂石企业公司董事长彭锦淼签署合作,苗栗县长钟东锦、台湾区沥青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林萦婕、中兴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黄建维等产官学界人士共同见证。

目前法规限制沥青刨除料作为热拌再生沥青混凝土之部分原料,添加量不得超过40%。根据工研院简报资料,全台沥青刨除料每年约1200万吨,衍生难以去化、堆置问题。

工研院绿能所业务总监陈志豪说明,以往沥青刨料再利用处理,多使用甲苯、四氯甲烷等有机溶剂清洗,1吨成本约新台币1000元;新开发的绿色分离再生制程,利用水洗技术搭配生物试剂,将刨料沥青块上的老化沥青分解,还原分离成70%新砂石及30%沥青砂,成本仅约200元。

陈志豪解释,以往沥青刨料处理后仅有40%能被使用,造成其余60%始终堆置无处去;利用制程还原分离出的沥青砂,沥青油含量提高至9%,新砂石试验结果也符合CNS15308沥青铺面混合料用粗粒料标准,可达成100%全循环再利用。

王汉英指出,以往刨除料堆置造成环境问题,使用原生砂石又产生碳排,这项绿色制程技术研究了近10年,建置在苗栗县的示范厂是重要起步,年处理量约8万吨,预计114年6月完工,未来若推广至全国,以每年1200万吨刨除料推估,可产制840万吨新砂石,减碳量达66万吨。

钟东锦表示,期盼示范厂能发挥领头羊效应,让沥青产业资源循环、强化低碳转型发展顺利萌芽,带动国内刨除料再生应用,不仅解决环境堆置问题,也达成「循环经济」体系中零废弃最终理想目标,同时有助降低国内对天然资源和外国进口砂石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