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圳新面貌 罗东十六份排水获新生

宜兰县政府水资处将「十六份排水」重新整治,并纳入生态观光、历史文化等元素,让「十六份排水」展现出新的美丽风貌。(宜兰县政府提供/胡健森宜兰传真)

早年陆运交通不发达,货物运输十分仰赖水运交通,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些水运交通早已没落荒芜,宜兰县政府将清朝时代、如今罗东、冬山地区重要的「十六份排水」重新整治,不仅让十六份排水从荒烟蔓草中再度露面,还能让民众游客搭乘「鸭母船」来一趟亲水的体验,缅怀早年先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位于宜兰县罗东、冬山地区的「十六份排水」,早年是地方上重要的河道交通运输系统,前身是清朝时代的「十六份大港」,河道约5至6米宽,沿途设有简单的码头货运以及用来囤积食盐的仓库,相当热闹繁华,随着陆路交通逐渐发达,这条水路运输系统渐失功能且荒废,珍贵的人文历史就此遗落不仅可惜,还有潜在的水患问题。

宜兰县政府水利资源处向中央争取前瞻水环境计划经费补助,除将「十六份排水」重新整治,减少水患的发生机率,同时一并改善整体的水环境、另纳入生态观光、历史文化等元素,让「十六份排水」以迷人风貌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此次的整治工程一并完成了2座亲水平台、1座自行车桥以及堤岸空间改善,新设的亲水平台就位于十六份盐馆遗址旁,如今的亲水平台早已脱离当年的运盐任务,摇身一变成为水环境巡守队停驻竹筏,办理水面环境整理的重要据点。

水资处表示,民众可透过搭乘传统的「鸭母船」来亲近河岸,并且借由亲身体验重新思考「十六份排水」的价值,行船体验活动只是一个素材,期许在未来能够激发出十六份排水发展上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