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柯文哲扮地下大黨鞭 恐架空黨團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固定每周二、五参加民众党党团会议,与民众党立委共商朝野攻防大事。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新国会三党不过半时代来临,民众党四年前被踢爆党工占用立院资源被讥为「寄生国会」,四年后柯文哲则称「现在是国会寄生我(指民众党)」。政党与国会之间确实互动频繁、难画清界线,不过蓝绿两大党主席为维护党团自主,均避免频繁出现在立法院,但柯文哲经常以党主席之姿赴立院督导,长期民众党团失去运作自主性,恐非第三大党长久之计。

柯文哲昨日坦言,现在是党部出钱聘请员工到立法院上班,这些人领党部薪水,但用的是立法院场地、机器设备、水电等,若从事非国会事务,仍然有占用公家资源之嫌。

柯文哲每周二、五至立法院参与民众党团会议,更派亲信陈智菡坐镇党团办公室主任,还以党主席身分率领民众党团与国民党团展开「康园会」建立沟通管道,柯文哲犹如民众党真正大党鞭,操盘立法院运作。尽管黄国昌频频澄清是立委邀请,但长期下来,民众党缺乏党团自主性,会议是否百分之百都在讨论立法院事务?也令人存疑。

相较于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为避免外界质疑「党政不分」、「架空党团」等,仅在特殊情况或立委受邀下才出席,而过去立法院小党如曾任时代力量主席的黄国昌、王婉谕是立委兼任党主席,因此一定会出现在立院外,亲民党主宋楚瑜、前台联党主席黄昆辉等就不会直接来立法院,当政党有政策必须定调时,直接召集立委到党中央开会。

柯文哲频跑立院,还选在立法院会政治攻防激烈时间点,媒体目光自然也放在「民众党第九名立委」柯文哲身上。日前黄国昌主张要求陈建仁进行食安报告,柯文哲竟在立院受访称台中市实验室受污染,两者立场相违背,让人不解到底哪一个才是民众党主张?党中央、党团权责不清,未来争议恐怕仍会一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