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数字活市”走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之路
1月16日,记者从全省大数据工作会议获悉,贵阳贵安高度重视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工作,按照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一条主线”,统筹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三个建设”思路,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点,大力实施“数字活市”战略,探索具有贵阳特色的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之路。
自2022年累计向社会发布数字应用场景467个。2024年,软服业收入预计超980亿元、增长20%以上。截至2024年底,算力规模达56.28Eflops,其中智算占比超95%,构建起全国最大国产化单体智算集群。
打造贵阳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构建城市“神经系统”。贵阳贵安按照“省市共建、贵阳先行、全省推广”的要求,立足“数据中心、城市大脑、运行实体、指挥平台”功能定位,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城市治理体系。实现城市体征“一网总览”、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为民服务“一网通办”、多元主体“一网共享”。
打造统一数字底座,强化城市“骨骼系统”。依托省级共享交换平台,在城运中心汇聚了省、市60余家单位、110余个业务系统的2.7亿条数据,形成了生态环境等24个专题数据库。通过打造物联中台,复用省级视频中台资源,汇聚1.1万余个物联设备信息以及7.8万余路公共视频资源。以标准地图、卫星影像、实景三维影像、精细模型为基础,通过数据精细治理落图,形成交通运行、民生服务等225个应用图层,初步构建起政务数据、企业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多元数据融合的数据底座。
打造全域应用场景,激活城市“数字细胞”。贵阳贵安大力实施数字应用场景建设行动,以场景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强化数据供给和数字赋能。贵阳市“打造省市一体化数据体系 以场景推动数据赋能”案例入选国家首批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围绕数据赋能政府、企业、群众、基层四个方向,打造了百姓身后事、招商易、筑城放心充等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招商引资垂直大模型、贵州轮胎智能排产大模型、科大讯飞医保基金监管大模型、朗玛39AI全科医生等一批行业大模型落地应用。通过常态化场景发布机制,自2022年累计向社会发布数字应用场景467个,促成筑房e、贵易行等开放场景实施见效。以场景为牵引,积极推动公共数据在城市治理、商业保险核保结算、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授权开发应用,“城市建筑垃圾渣土车辆违法预警数据产品”去年成功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进行交易,已形成公共数据授权-开发利用-入场交易全流程闭环。
发展特色数字经济,打造城市“运动系统”。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截至去年底,算力规模达56.28Eflops,较2023年的24Eflops实现翻番,其中智算占比超95%,构建起全国最大国产化单体智算集群。贵安新区“聚焦‘算力+产业’,积极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获2024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有效做法通报表扬。
2024年贵阳贵安软服业收入预计超980亿元、增长20%以上。云服务保持快速增长,首位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累计带动62家生态企业落地。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累计集聚企业1361户。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交易额突破80.43亿元,贵阳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水平位列西部地区首位。
强化安全防护体系,建强城市“免疫系统”。以贵阳大数据安全靶场为依托,在全国首创实网攻防演练“贵阳模式”,率先实现新基建和智慧城市实网对抗,全面提升城市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启了动靶场迭代升级工作,争取用三年时间,将其打造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安全靶场,持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健全适数改革机制,增强城市“组织柔性”。贵阳贵安启动了《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算力产业发展条例》等地方性立法工作,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印发《贵阳市贵安新区首席数据官制度实施方案》,构建自上而下的数据官组织架构,体系化推动贵阳贵安数据工作。
接下来,贵阳贵安将坚持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持续深化城运中心建设,完善共性支撑,夯实基础底座,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以数据驱动各级各部门各系统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流程再造,推动城市管理流程系统性变革,一体化推动产城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姗 卢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