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公告新版役男體位區分標準 免役難度變高
国防部上月公告「体位区分标准」第2条附件修正,恢复96年役男各体位的BMI值;替代役体位则增列155公分至157公分。图为示意。记者洪哲政/摄影
国防部5月公告体位区分标准第2条附件修正,恢复民国96年役男各体位BMI值;替代役体位增列155公分至157公分。各种免疫所涉病症须出示的病历、治疗过程愈趋严格,如有贫血或骨髓化生不良征候群等遗传性贫血患者,过去依病史、诊断证明判定役男体位,现在加入须由血液电泳检查或基因检查确定诊断。
国防部长邱国正、内政部长林右昌领衔发布修正体位区分标准第2条附件,内容记载各涉及免役体位认定所涉病症标准,相较于过去愈发严格,每项增列多项认定门槛。
相关病症包括心律不整、冠状动脉病、甲状腺机能过低、贫血或骨髓化生不良征候群、椎间盘突出症、视力、妥瑞氏症等。
以视力而言,过去免役体位标准是,一眼矫正视力在零点一以下,含仅可辨指数、手动、光感,或无光感者。一眼散瞳后验光度数逾十一屈光度者。两眼散瞳后,验光度数相差逾五屈光度者。
现在增列一眼散瞳后验光度数逾十一屈光度,且最佳矫正视力未达零点六者;两眼散瞳后,验光度数相差逾五屈光度,且一眼最佳矫正视力未达零点六。
所有病症免疫标准都增加须检查的标准与项目,贫血或骨髓化生不良征候群」等遗传性贫血患者,过去依病史、诊断证明判定役男体位,现在加入须由血液电泳检查或基因检查确定诊断。
国防部表示,替代役体位增列 155公分至157公分。身高196公分以上或身高154公分以下者,属免役体位。身高155公分至157公分,不列入常备役体位;BMI值小于15或BMI值大于35,属免役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