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火线/没有最苦只有更苦:波多黎各为啥惹毛美国白人?

▲ 音乐剧《西城故事》说的正是波多黎各移民的故事。图为史蒂芬史匹柏所拍的2021年电影版的剧照。(图/二十世纪影业提供)

记者朱锦华/特稿

上(10)月27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造势时,同台助选的喜剧演员辛克里夫(Tony Hinchcliffe)在演说中讥笑波多黎各是「漂浮的垃圾岛」(floating island of garbage),引发波多黎各裔选民的极端愤怒,川普竞选团队十万火急切割;因为在至为关键的摇摆州宾州里,有不少波多黎各裔选民,尤其首府费城的拉丁裔人口里,就以来自波多黎各的占多数。

「垃圾岛」之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这得从该地的历史说起。1493年哥伦布第二度航向美洲大陆时,曾登陆这这个加勒比海岛屿,并且命名为「施洗者圣胡安」(San Juan Bautistan), 以纪念「施洗者约翰」(西班牙语的Juan等于英语中的John);最主要城市则命名为「波多黎各港市」(Ciudad de Puerto Rico)。Puerto Rico是西班牙语,意指「富饶的港湾」。

▲喜剧演𪱷辛克里夫为川普助选时,讥笑波多黎各是「垃圾岛」。(图/路透)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战败的西班牙将此岛割让给美国,自此,美国正式将它定名为波多黎各,并且纳为美属的「自治邦」,总督由美国总统指派(后来改为公民直选)。1917年,美国让波多黎各居民拥有美国公民身分,但他们美国总统大选中没有投票权。

从2012年至2017年该地先后举行过5次公投,最近一次显示97%的投票者希望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第51州 」;但联邦政府迟迟不肯处理及通过此一公投结果。为什么?笨蛋也知道,问题在经济!

▲波多黎各国旗。(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20世纪初,波多黎各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烟草。但先是19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让人们大幅减少对糖的消费,严重打击该地糖的出口。然后,接踵而来的强烈飓风重创岛上的烟草种植业(第二大产业)。自此之后,该地的经济始终没有太多的起色。2017年5月3日,波多黎各向美国联邦法院宣告破产,积欠债务高达700亿美元。过去10年来,波多黎各经济衰退,失业率高达11%,人口也在这段期间内流失10%。当地人民没有最苦,只有更苦。

因为生计艰难,大概从1950年代起就有一批又一批的波多黎各人跑到美国讨生活,早年主要落脚地是佛罗里达和纽约两州。他们社经地位卑微,遭人歧视是意料中事。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谱写的经典音乐剧《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即是以曼哈顿的美国本土与波多黎各裔两方帮派争斗的故事为背景。因此可以说,波多黎各移民(尽管多数合法)是美国「非法移民噩梦」的初体验!反移民的喜剧演员辛克里夫在演说中拿波多黎各来寻开心,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