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美中关系回温?拜登禁令「这几点」露端倪

这项禁令旨在防止美国的资本与专业技能被用于开发可能支持中国军事现代化并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技术,且相关措施将只针对私募股权、创投、合资和绿地(greenfield)投资。

据外媒报导,华府内部的鹰派人士主张应对中国采取更快、更强硬的行动。然而包括财政部在内等温和派则寻求缩小打击范围,以及放缓生效时间。

虽然新规范的细节仍有待商榷,但拜登这项行政命令的措辞表明了一件事,即美国财政部和主张采取应谨慎行事的阵营胜出。

共和党即批评这项新令漏洞百出,也不够积极。

拜登这项行政命令要到明年才会生效、不会溯及既往、没有纳入生技等其他产业,且可能豁免被动式投资,以及公开交易证券、指数型基金和其他资产等投资。

Atlantic Council资深研究员暨印第安纳大学国际研究副教授Sarah Bauerle Danzman表示,这对商业界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消息,这项命令的通知规范相对收窄,且禁制规定非常局限。

拜登政府官员表示,这项命令是针对那些想透过合并、私募股权和私人资本,以及合资企业与融资安排来收购中国公司股权的投资者,且这项禁令应该仅限于五成以上营收来自于受监管产业的中国新创公司与大型企业。

白宫在周三美股收盘后宣布这件重大消息,但由于这早在美国投资大户预料之中,且这一年多来,创投公司早已大幅缩减对中国新创企业的押注,因此市场应该不会出现太大反应。

拜登没有如同以往发布行政令时在媒体面前宣布,也没有就此事公开发表评论,如此低调的做法凸显出白宫有多么谨慎,以免进一步加剧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

拜登在5月时即抛出美中关系即将「解冻」的预测,他并曾多次表示拟在不久的将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和会面。

这两位领导人可能会在11月拜登在旧金山主持APEC峰会时会面,但双方均未证实有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