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成立50年 默默蓄积下一波产业实力

台湾国家公园发展了50年,不仅达成保育的效果,为台湾加值碳汇基础,也为台湾产业跟上全球绿能经济的趋势,厚植实力。(图/财讯提供)

根据《财讯》报导,尽管新冠肺炎变种病毒Omicron的高传染性,让台湾确诊人数再现高峰,但仍止不住初春旅游人潮。每逢天气晴朗的连假,玉山追雪、雪霸赏樱、阳明山泡汤、本岛各大风景区,尤其是国家公园,成了国境封锁期间民众纾压的重要出口。根据内政部营建署统计,在疫情爆发的2020及2021年这两年间,造访台湾9大国家公园及寿山国家自然公园的游客,合计超过了3000万人次。

然而国家公园的意义,远不只是提供游憩场所。150年前,1872年,美国以黄石公园成立作为全球第一座国家公园,当时设立的3大精神包括保育、国家主权宣示及国家的骄傲。1972年6月,台湾也顺应国际潮流,通过《国家公园法》 ,台湾第一座国家公园—垦丁国家公园诞生,今年正是50周年。

成立国家公园 中国慢半拍

根据《财讯》采访报导,国家公园学会理事长、台师大地理系教授王文诚说,台湾已成立9座国家公园,2011年因为有保育需求,又于高雄寿山成立面积较小的国家自然公园。「国家公园其实也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指标,」他举例,中国虽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却直到2013年才提出国家公园体制,2021年才公布首批国家公园名单,进行自然环境生态修复。

若把国家公园诞生的时间点放入历史长河来看,全球工业化之后,每50~60年就会有一个经济循环。150年前从工业化生产走向自动化,50年前则是从大量生产进入高科技,台湾就是在当时搭上了高科技的列车,引进积体电路,「下一波经济动能会是绿能,将更彰显国家公园的重要性。」

《财讯》报导指出,2021年底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 26) 提出《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要求全球10年内减少碳排,各国领袖优先签下《格拉斯哥领袖森林与土地利用宣言》,承诺至2030年前终止森林滥伐与土地流失,森林保育为优先处理议案。今年3月30日,国发会也公布台湾2050年净零排放路径规画,是台湾有史以来针对因应气候变迁最明确的宣示,也显示政府要跟上全球脚步的决心。

王文诚指出,「回顾 COP 26的两个重点结论,即生物多样性和减碳,这两件事都非国家公园不可;全球对碳费的要求会愈来愈严格,也必须靠国家公园发挥负碳功能,才能协助台湾产业达到国际标准。」研究指出,台湾森林覆盖率约61%,覆盖率是全球平均值两倍,于世界排名第26,在亚洲国家排名第5,森林碳汇量有2100万公吨,9座国家公园就是其中最大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