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集采重塑行业生态
本报记者 张悦 曹学平 北京报道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4月11日,国家医保局举行2024年上半年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医保基金整体运行情况、医保药品目录管理进展等,并对“集采导致药企‘不赚钱’”等传言进行了回应。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2023年医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1—12月份,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2.7万亿元,总支出2.2万亿元,统筹基金当期结余5000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余3.4万亿元。职工和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2.4%。
患者负担减轻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医保局成立后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每年都将一些新上市的新药好药增补进入目录,6年累计纳入药品744种,目录内西药和中成药数量从2017年的2535种,增加至目前的3088种,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新版药品目录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2024年1—2月,医保基金已为397个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支付154.5亿元,3950万人次的参保患者从中受益。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和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进医保目录前,该药日均治疗费用近70元,2019年准入谈判及两次续约后,现个人日均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报销后不足5元,切实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初步统计,仅1—2月份就有超过500万人次获益。
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已实施五年,患者治疗费用进一步降低。“比如人工关节集采后,我们关注到有媒体报道湖南一位患者,集采前左侧髋关节置换使用了6万元的全陶瓷关节假体,手术总花费8万元;集采后又做了左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同样的陶瓷关节只需8000多元,总费用仅3万元,患者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司长丁一磊如是说。
而集采不仅解决了患者看病的问题,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便利。丁一磊介绍,以前大多数白内障患者手术选用价格较低的单焦点晶体,只能看清远处,解决“看得见”问题;人工晶体集采落地后,既能看清远处又能看清近处的双焦点晶体,以及远中近都能看清的三焦点晶体价格更加惠民,将有更多白内障患者“看得清”“看得舒服”,极大改善了患者的视觉质量。
价格回归合理
集采推进几年来,行业内一直有观点认为,集采导致企业“不赚钱”,影响了创新研发的积极性。但实际上,过去“药价高企”的时代,药价中约30%—40%是销售推广费用,高价格获得的收入并没有用于创新、没有用于质量提升,甚至没有形成企业利润,而是成为流通环节的“水分”。
丁一磊介绍,第一,在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中,高价格不一定带来真创新。比如,多部门联合查处的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案件中,相关企业和个人合谋将生产成本几十元的药品加价至2000多元销售,虚增加价涉嫌用于商业贿赂。该药经约谈后从2000多元降至100多元,如果不讲这一背景,有人可能担心降这么多会不会无法覆盖成本、会不会影响企业利润、会不会影响创新。
第二,集采促进公平竞争,让过专利期的“老药”价格回归合理。药品集采让原研药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同台竞争,使药品市场回归效率和质量比拼。已开展的9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有1600多个产品中选,其中国产仿制药占96%,原研药开始出现“量价双降”的专利悬崖,国内用药格局逐渐回归国际经验和药品本身价值规律,最终让群众受益。
在医保谈判方面,黄心宇介绍,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积极发挥医保战略购买优势,创新建立医保目录准入谈判机制,每年动态调整医保目录。与集采主要针对过专利期的仿制药不同,医保目录谈判对象主要为调整五年内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通过建立覆盖申报、评审、测算、谈判等全流程的创新药支持机制,支持更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
目录调整重点聚焦于五年内新上市药品,新药从获批上市到纳入目录的报销时间已从原来的五年左右降至一年多,80%以上的创新药能在上市后两年内进入医保。2023年目录调整中,有57个药品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纳入目录”。
(编辑:曹学平 审核:童海华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