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台湾携手,乡村社区营造花开满园

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芦塘办公室外,李佩珍与伙伴们于迎新座谈会后大合影。(照片李佩珍提供)

芦塘,这个位于厦门与漳州交界的小村落,因闽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崇文重教的耕读文化世代相承。2016年,面临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内生能力弱等困境,芦塘首先搭上了海沧特色乡村振兴发展的探索之路。老厝怎么改?台胞社区营造员挨家挨户发放问卷,怎么翻修,修完之后做什么,全由村民自己决定。

从台湾到海沧 参与见证闽台融合社区营造

现任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彼时在芦塘社驻点,来自台湾大学城乡发展研究基金会原规划师李佩珍,将台湾社区营造理念引入海沧,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因地制宜画出了芦塘乡村振兴的清晰路线图。李佩珍说,“流水车间式”的乡村整治将原本千姿百态、特色鲜明的田园村落,都改造成了棱角全无的模式化聚居区。芦塘社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一定不能辜负,因此动手改造。

厦门沧江古镇工作站,村庄手作课程,李佩珍带领村参与社区营造。(照片李佩珍提供)

很多人好奇,李佩珍是如何从台湾到海沧,再将台湾的社区营造经验融入厦门海沧的这方水土?海沧芦塘书院的复兴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清嘉庆年间,芦塘书院设立于芦塘祖祠光裕堂内,为陈氏一族的独办学堂。“书院虽然不再使用,但村民们对书院的情感依然留存。”李佩珍说,村民们积极参与修复古厝、复兴书院,在一同梳理村庄历史资料、聆听乡贤介绍乡村故事的过程中,那些逐渐被淡忘的乡村历史一遍遍被重温被唤醒。这股热爱家乡的力量正是复兴书院的关键过程,唤起了一股强烈的社会共同体意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空间改造,导入对家乡的情感

为了社区共好,芦塘村民林亚花腾出书院前自家2000多平方米的番薯田,用于修建书院广场;村民陈俊杰则主动将自家猪圈拆除,让出154平方米的地块进行整治提升;大家一起搬砖、挑水,齐心协力修建了一条800多米长的步道“我想静径”,成为村民与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像这样的故事,一再上演。此外,海沧芦塘样本不再是一枝独秀,她孵化出的“乡村振兴 五福临门”培根计划已花开满园,在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与现任理事长李佩珍的带动下,正在海沧由南向北全域铺开。透过台湾经验的引入,与闽台融合发展的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经验的模式,是可复制可推广的。

厦门沧江古镇工作站,葫塘小芳跨村教学传统发饰手艺。(照片李佩珍提供)

从台湾理念到海沧经验

“海沧的乡村振兴是一个特别的案例。”台湾大学夏铸九教授认为,大陆的许多乡村振兴工作往往单纯由农业部门主导,以乡村环境硬体提升为主要内容。海沧开启的乡村振兴是由多个部门横向合作,两岸同胞通力携手,处处闪烁着顶层设计的眼界和智慧。乡村振兴为何需要多方一起?李佩珍觉得表示,乡村振兴的根本意义在于“造人”,即改变村民的理念与认识。海沧乡村振兴走的正是“造人”与“造物”并轨的路径,不仅着眼硬体环境的提升,同样重视激发村民参与共建的热情。

厦门海沧赤土工作站,赤土公益书院理念宣讲。(照片李佩珍提供)

引进台湾造人+造物的社区经营理念

台湾开始有社区营造的时间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累积的乡村人口外流、环境污染严重、社区关系弱化等负面效应,相关部门推行以社区为单位、以“造人”“造景”“造产”为目标的社区营造行动。  透过台湾经验引入,在海沧,决策者深知,要做好乡村振兴,修路、刷墙远远不够,倘若忽略人的要素,只关注一时环境的改变,会让乡村发展在现代化浪潮中失去持续向前的“动力”。因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引进台湾“造人+造物”的理念,以符合海沧实际需要。

孩子们走进乡村,感受海沧乡村振兴的新成效。(照片李佩珍提供)

李佩珍:「因为人的参与,人与空间就有了情感联结」,台湾社区营造理念重视在空间改造中做情感导入,当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才能有所增进,从而增强向心力,增添幸福感。夏铸九教授:「台湾社区营造经验之所以能在海沧得到充分施展,是因为接了大陆的地气」。在他看来,如果只是原封不动将台湾的经验移植到大陆,容易水土不服。海沧,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因为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因地制宜制订实施方案,取得了很好成效。

如今,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已成为台湾青年参与海沧乡村振兴的大本营,两岸社区营造观念在碰撞中交融出许多创意后共生。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理念、海沧经验」已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宁夏泾源县,开启了泾源探索”的西部协作新模式,在大陆西部协作工作中,同时导入海沧及台湾元素,此举可谓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