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馆「森川里海」培力 潮间带首批地方导览员诞生

位于基隆市八斗子的「森川里海」,近年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与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共同推动培训下,20日培力成果发表,诞生首批44位潮境保育区潮间带导览员,其中多数为在地居民所组成。图为海科馆馆长陈素芬(二排右五)与导览学员合影。(海科馆提供/徐佑升基隆传真)

位于基隆市八斗子的「森川里海」,近年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与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共同推动培训下,20日培力成果发表,诞生首批44位潮境保育区潮间带导览员,其中多数为在地居民所组成。图为学员参与培训情形。(海科馆提供/徐佑升基隆传真)

位于基隆市八斗子的「森川里海」,近年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与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共同推动培训下,20日培力成果发表,诞生首批44位潮境保育区潮间带导览员,其中多数为在地居民所组成。图为学员参与培训情形。(海科馆提供/徐佑升基隆传真)

位于基隆市八斗子的「森川里海」,近年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与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共同推动下,已展现地方共同参与合作之成效。20日培力成果发表,诞生首批44位潮境保育区潮间带导览员,其中多数为在地居民所组成。海科馆表示,在与基隆市政府合作下,这批生力军将配合明年4月1日上路的保育区人流管制,为守护保育区永续资源而努力。

海科馆表示,望海巷潮境海湾资源保育区于2016年成立,在产官学及社区民众协力之下,已连续3年获得台湾保育区成效最佳殊荣。其中当地居民热心参与保育区巡守员的工作,功不可没,让潮境保育区已经成为台湾社区守护海洋生态的典范。为了让森川里海资源与在地的产业资源特色具有产值与发展,且能在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荣的紧密结合下,海科馆深入地方展开培力与创生的共荣学习,并启动地方商机发展的机会。

海科馆馆长陈素芬说明,今年延续森川里海的精神,从紧邻八斗子望海巷潮境海湾资源保育区在地社区,如长潭里及八斗里以及八斗子半岛的居民,许多在地居民共同参与今年度「海洋保育X社区创生计划」,透过课程与工作坊的进行建立共识与共荣感,并经由海科馆与社区资源整合串连,同时引进企业ESG模式及学校的环境教育等活动,让企业、组织、学校与大众来到八斗子进行深度体验与学习,了解保育区的意义,继而创造社区商机,达到森川里海永续生产、快乐生活,使生态能够平衡永续的目标,让在地居民共同与海科馆展开海洋永续的推动,并促进地方特色的发展与产业的创生、创值。

海科馆产学交流组主任陈丽淑表示,今年度基隆市政府将要推动保育区人流管制,明年民众要登记进入保育区,导览也需要有在地通过认证导览人员带领才能进入潮间带,而今年的森川里海计划执行与方向,也将规画推动结合在地产业的套装旅游,结合社区的资源,在地方共学下也发展出一张八斗半岛绿生活地图,按图索骥与走读,不只欣赏优美风景,也可以实践绿生活主张。

海科馆说明,今年的森川里海计划以行动带领社区民众为主体,透过访谈及工作坊,让在地社区民众可以接待更多的游客亲近八斗子森川里海,也透过解说资料及在地游程的规划,让社区民众掌握在地产业、了解在地生活的珍贵故事所在与生态旅游模式。

海科馆表示,培训出的在地导览人员有44名,生态旅游以保育区出发,并结合八斗子在地特色一日游,吸引企业ESG以及学校户海教育体验在地森川里海友善游程,再经由10梯次达人带路实作演练与跟游客说明环境特色、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及保育区的重要性,不只凝聚八斗子在地共识,也支持八斗子森川里海的环境永续及生态永续。培力学员也期待明年4月1日上路的望海巷潮境海湾资源保育区人流管制,能成为台湾保育区管制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