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创新探索耕地“电子身份证” 夯实粮食安全基石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慧

通讯员 尹建军

三亚市崖州区城西村村民陈东明最近想种槟榔,但他不确定自己家的承包地是否属于南繁保护区的耕地,他拿出手机登录“三亚耕智查系统”查询确认。“哪块地属于基本农田,哪块地在保护区范围内,手机一查就清清楚楚,可以帮助我们规范种植行为,避免经济利益损失。”

“三亚耕智查系统”是基于海南耕地“电子身份证(二维码)”机制建立的。我省以国家带位置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为基础耕地地块编码单元,对全省742万亩现状耕地(含64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统一编码,生成61万余个耕地地块“电子身份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海南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持续创新探索耕地“电子身份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中连片造大田等多项措施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牢牢守住耕地“责任田”,夯实粮食安全基石。

数字赋能织密耕地防护网

在手机上打开“田长管理”APP,点击签到后确认开始巡视,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田间小路上,时不时拿出手机核对耕田区域,看看是否有啥变化……9月28日,在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椰子头村的田野里,田长制网格员吴志开启了一周一次的耕地巡查。

在海南,每块耕地不仅有“电子身份证”,还有三级田长和网格员负责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巡查中,吴志如果发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违法行为,可通过省田长制监测监管信息系统上传违法行为照片和位置等信息,信息核准后将转给执法人员处理。

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厅开发了“云+多终端”的耕地保护管理系统,通过“国土调查云平台”的耕地保护模块和“海南省田长制监测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全省耕地全流程数字化的管理。

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天、空、地、网”一体化的耕地保护监测体系加大了我省存量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整治力度,提升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质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绿色屏障

近日,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民莫恒伦拿着“莫村粮行”存折,从村里的供销社领取50斤大米。“我把自家闲置的耕地交给合作社,由合作社来整合零散耕地进行撂荒整治,现在我们出去打工,不种田也能拿到粮食。”

农民进城打工,撂荒的耕地、农田怎么办?我省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空间布局,将碎片化的耕地“化零为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定安县龙门镇里沙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大平介绍,该村属于火山岩地貌,人多地少,通过全域土地整治,整合了1000多亩的土地,扩大了种植规模,也增加了村民收入。

定安县龙门镇党委书记苏汝成介绍,2022年定安县引进海南省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在里沙塘村、先锋村等12个行政村共106个自然村开展试点建设,一方面对零碎的农用地进行整理,将建设用地进行腾退,另一方面进行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投资,乡村面貌大为改观。村民不仅能获得地租收益,还能增加劳务收入。

落实“占补平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耕地要管好,也要“补”好。近年来,我省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持续开展集中连片造大田,解决重点项目用地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

海口资规局调耕科科长吴国相介绍,去年以来,海口通过系列耕地保护重点工作,补充入库耕地指标1.6万亩,在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基础上,确保重大项目建设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海口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要素保障能力。

“儋洋经济圈建设以来,儋州市很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耕地指标需求旺盛。我们一方面通过调剂耕地指标,确保重大项目建设,一方面大力进行耕地垦造,增加耕地占补指标。”儋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科科长羊韬源说。

在儋州市雅星镇丰猛新村,贾思勰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建设中。该产业园项目运营企业海南诚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万彪介绍,产业园总规模1335亩,预计旱地改造水田规模365亩,新增耕地面积970亩,将带动周边约680人从事农业产业化种植。

“去年以来,海南共推动市县陆续实施的补充耕地项目280个,涉及补充耕地指标4万余亩、水田规模8万余亩。其中已备案入库项目144个,新增耕地数量1.72万亩,水田规模3.45万亩。”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补充耕地指标储备库结余指标可保障我省近2年占补需求。

(海南日报海口10月13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