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热带雨林消逝 珊瑚保育刻不容缓
气候变迁造成大量珊瑚白化甚至死亡,然而珊瑚与自然环境及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因此珊瑚保育刻不容缓。(图片来源/PEXELS)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迁,极端气候不仅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自然环境及生物也都无一幸免,其中珊瑚大量白化、死亡更是国际关注的重要议题。珊瑚看似与人类生活没有太大关联,但倘若珊瑚消失,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威胁。
珊瑚被称为海中的热带雨林,海洋中约有四分之一的物种,在珊瑚礁中栖息、繁殖与觅食,形成了丰富的食物链,也保存了海洋的生物多样性;除此之外,海岸及海底的变动,都会对珊瑚造成影响。透过分析珊瑚的骨骼,就能得知海洋变迁的历程,因此珊瑚也是天然的活化石。
珊瑚是一种由骨骼和珊瑚虫组成,其本身的颜色为灰白色,是珊瑚虫体内存在的虫黄藻,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而它可以透过光合作用提供珊瑚养分。
珊瑚适合生长在20-28度的水温,若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对珊瑚造成影响。近年受全球暖化、海水温度持续攀升,以及过度人为污染、海水酸化等影响,使珊瑚受到压力将虫黄藻排出,进而失去色彩,造成我们俗称的珊瑚白化。白化后的珊瑚并不会直接死亡,若环境恢复,珊瑚重新找到虫黄藻共生,便可回归原貌继续生存,反之环境持续恶化就会死亡。
珊瑚的死亡会造成大量的生物失去庇护,直接影响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与平衡,并对渔业生态造成影响,对我们赖以维生的粮食、渔业经济、观光产业等带来的冲击,远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大。
近年研究发现,珊瑚生态蕴含许多具有医药价值的天然化合物,可用于化妆品或治疗药物中,是值得升入探讨的未知新领域。除此之外,珊瑚更是自然防波堤,能够保护海岸线不被海浪侵蚀;在台风期间降低浪高度,减少危险性,是相当好的天然防线。
珊瑚的存在与自然环境、海样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珊瑚保育刻不容缓。民众在平时可不选购珊瑚相关产品,不触摸海中珊瑚,并选用海洋友善防晒乳等方式,透过小举动共同保护珊瑚,降低人为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