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龙:夯实实践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四个着力点
本报记者 曹驰 北京报道
当前,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学习研究热潮持续升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的优化跃升为基本内涵,为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别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那么,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路径和方法?《中国经营报》触角“零观财经”栏目邀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韩文龙教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度解析。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在韩文龙看来,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新”“质”“先进性”等多个方面。
首先,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要素构成新,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新质生产力要素构成是由先进的,或者是新型的劳动者作为新质生产力参与的主体。新型的劳动者要掌握新的科技,具有新的技能。劳动对象亦扩展到了深空、深海、深地探测,以及数字虚拟空间,且新材料、新能源等新的劳动对象的范围越来越广。新的劳动资料则主要是用数字技术、数字设备、人工智能设备等新的工具、新的设备来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
就具体表现而言,一是新技术,包括5G、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通信、卫星通信、深空深海探测等一系列相关的新技术。目前来讲,比较成熟的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新能源,其他一些技术也陆续会在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形成较大的影响力。二是新产业,诸如数字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绿色经济相关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深空深海探测相关产业等。三是新业态,即以个性化、定制化、体验化为代表的新商业模式、新服务模式。四是新领域,例如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医学、生命科学等。
其次,新质生产力的“质”主要表现为新本质、高质量、高品质、质优势。新本质,即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定要创新驱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改变发展方式的本质;高质量,即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趋向;高品质,就是要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发展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过得更好;质优势,即一定要在“质”上面体现出优势,包括要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相关体系等,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最后,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性”体现为:一是要素构成的先进性,包括新型的劳动者,战略性科学家、高级工程师、领军的企业家、高级技术工人等,以及新的劳动对象和新的劳动资料。二是推动力量的先进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推动力量来自多个方面,例如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推动效应和牵引效应、新技术发展形成的新的产业领域,以及新的社会分工协作体系,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社会之间、国家之间的分工协作体系。 三是企业结构、产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先进性。从企业方面来讲,会有更多的企业代表高新技术,或者是新产业。从产业结构来讲,即中高端的产业结构。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讲,即基于新的科学研究产生的前沿性的、颠覆性的科技或者知识。
韩文龙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质态,是在新发展阶段,新型劳动者利用新型劳动资料等作用于新型劳动对象,依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新产业,以及构造新的社会分工协作体系,创造社会新财富的能力,是一种综合型的能力。
韩文龙表示,作为先进生产力新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应该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或者说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这里的创新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二是产业的创新(新产业);三是发展方式的创新,即绿色发展方式;四是制度的创新,例如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的生产关系,以及相关的制度;五是人才的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意义
为什么现阶段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其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韩文龙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三新一高”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抓手。所谓“三新一高”,就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同时,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期,从过往情况来看,每一次工业革命或者科技革命大概持续的时间是30年到50年,每一轮的科技革命都会带来一系列技术群和产业群的出现,会带来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跃升。只要抓住这个机遇期,就可以在新技术和新产业方面实现弯道超车,为我们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产业支持,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背景。此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碳排放高峰已经过去,而发展中国家还需要通过化石能源的使用来进行发展,这就面临着国际上关于碳排放权的标准的制定和分配问题。并且,我们的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的约束、环境的约束。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定要绿色低碳发展,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式背景。
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韩文龙认为,一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要建成现代化强国,就需要以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等为主的综合国力不断跃升,要提升综合国力,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地发展?就是新质生产力。二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就需要找到推动力,这个推动力就是新质生产力,它有助于提升中国全面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国际竞争中有更多的话语权。三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种举措。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要靠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业,进而产出更多的新产品、新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对健康、医疗、养老、教育、环境各个方面的需要。
就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而言,韩文龙指出,短期来讲,就是高质量发展,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期来讲,就是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科技的整体水平和产业水平,尤其是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长期来讲,就是增强综合国力,包括经济、科技、军事、政治影响力等各个方面,提升发展的质量,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战略目标。
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基础
对于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韩文龙表示,需要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基础。其中,实践的动力是实现科技革命,即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关键是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绿色技术、健康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深海探测技术等领域要实现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实践的核心是要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把劳动、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要配置到新技术、新产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里去,提高我们的全要素生产率;实践的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方面是传统企业或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壮大。
韩文龙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蓄水池。新型劳动者怎么来?就要靠教育、靠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面专章论述了科技、人才、教育,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专门提到科教兴国战略,说明教育人才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优化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体系。比如,小学、初中是不是要逐渐开设人工智能的课程,大学、高等教育是不是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深空深海探测、健康生命医学等领域做好专业的布局和调整,现有的人才能不能进一步地通过培训提升科技视野,现在的人才评价体系能不能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等。
二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体系。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面临的经济规律和创新规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导致风险不确定性比较大,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面临“归零效应”风险,尤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明显。只有建立一个国家、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合作协同攻关的体系,才能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三是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尤其要前瞻性地布局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就是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载体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绿色技术进行改造,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在现代化产业体系里,目前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非常相关的是前瞻性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创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从供给的角度,或者是供给侧的角度来发挥作用。而供给要有需求匹配,就是新技术、新产业产出的新产品和服务要满足需求。同时,需求要进一步扩大,尤其是以收入为基础,不断提高收入水平,扩大需求。
五是深化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尤其是要激发人才、劳动、数据等创新资源的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靠市场,要让人才、资本、数据等各类创新要素都投入到新技术、新产业中,这就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六是扩大开放合作,打造全球性的开放的创新生态体系。发展需要各类资源,诸如人、财、物,尤其是智力资源。这些资源一部分需要国内提供,另一部分则需要国际提供。打造一个全球性的、开放性的生态体系,有利于将我们的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得更好。
七是推动绿色科技、绿色产业、绿色生活方式的实现,走绿色发展之路。新质生产力也是绿色生产力,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的底色。注重绿色发展,绿色科技、绿色产业、绿色生活方式等,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百姓实现更美好生活需要的愿望。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谈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韩文龙认为,第一是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目前,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数字技术发展比较快,数字经济也是蓬勃发展,在各国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数字经济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其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处理更多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而形成新的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
第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整个社会全局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知识、技术比较密集,资源耗费比较少,生产潜力大,综合效益高,带动影响作用强等特征,包括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如5G、6G、卫星通信等,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产业。
第三是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可能的支柱产业。比如类脑智能,人工智能发展到类脑智能就更加智能化;又如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仪器等;再比如基因技术,虽然不像数字技术发展得那么群体化或者成熟,但是未来一定会取得重大突破,它对疾病的治疗、生命健康的延续都有很大帮助;还有未来网络,包括星链、卫星通信、海底光缆等,深空、深海、深地探测,以及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等,这些都是未来产业,现在布局未来产业,未来则将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四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绿色技术等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它们的科技含量,提升产业结构的水平,让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提升整个经济结构的水平。
(编辑:曹驰 审核:张荣旺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