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扫描 海昏侯墓竹简应为失传1800年《齐论语》

西汉时期《论语》分《齐论》《古论》和《鲁论》三个版本,汉末魏晋时期《齐论语》失传。图为海昏候墓出土竹简疑为失传《齐论语》。(图取自央视新闻官方微博)

海昏候刘贺考古现场。根据出土文物,有人主张,刘贺知书达礼,并非如史书所称「荒淫迷惑」,刘贺被废遭污名化因得罪重臣霍光。(图取自新华社及网路)

西汉汉第九位皇帝、后贬为海昏侯的刘贺墓中出土大量文物及财宝。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经首轮红外线扫瞄后,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中应为失传约1800年的《齐论语》。

大陆中央电视台微博「央视新闻」12日报导海昏侯墓考古可能有新发现。大陆文物专家将进一步解读竹简,以揭开其真正面目。

西汉时期论语分《齐论》、《古论》和《鲁论》三个版本。至汉末魏晋时期《齐论语》失传,失传的《齐论语》距今约1800年。

刘贺(西元前92年─西元前59年),西汉第九位皇帝。为汉武帝孙,原为昌邑王,在汉昭帝驾崩后继位,在位27日,被权臣霍光以行事乖戾为由废黜,后改封为海昏侯。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于去年3月2日确认墓主就是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大陆史界根据出土文物质疑史书称其「荒淫迷惑」。

刘贺一生经历王、帝、庶民、侯四种身份,在位仅27天,汉书记载他有1127件荒唐事,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被废黜。而刘贺墓的出土文物却显示,墓主是个知书达理、爱好音律、情趣高雅的人。刘贺究竟因何被废?刘贺墓的考古发掘还给世人留下了哪些疑团?出土文物能否为汉废帝翻案?

刘贺4岁为王,18岁称帝,在位27天后遭废黜,其后以平民身份被幽禁在山东近10年,29岁又被封为海昏侯并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此后不到5年就在封地去世,终年33岁。

27天的帝王经历,给刘贺在汉书中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的罪名。然而,刘贺墓出土文物所反映出来的刘贺却与史书上的记载有所不同,刘贺墓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套)文物。刘贺真的「荒淫迷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