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川贺无论谁赢 盟邦都有美外交政策转向心理准备

▲华尔街日报指出,无论川普和贺锦丽谁赢,盟友和对手都在为不安的转变做准备。(组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文/中央社

美国总统大选5日投票。各国政府等候选举结果之余也开始做心理准备,认为无论谁赢,日后的华府恐都更加不可预测。

华尔街日报指出,代表民主党角逐白宫的副总统贺锦丽与代表共和党的前总统川普,分别端出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观点,以致无论是谁胜出,盟友和对手都在为不安的转变做准备。

贺锦丽和川普在竞选期间都不太着墨外交事务。公开谈话内容显示,在如何解决中东和俄乌战争、与中国的关系、北约和其他美国所参与重要联盟的未来、移民乃至其他优先要务上,两人都有分歧,有些南辕北辙但有些只是程度不同。

然而外交圈表示,潜在的剧变促使许多国家重新思考长期以来对美国设想的可靠性,并寻找备援方案确保己身和联盟利益。

一名欧盟外交官说:「这可能会迫使一些国家醒悟。我觉得还是有些人有错觉,以为民主党赢了会一切照旧。」

外交圈和外国官员承认,川普回锅发生重大政策转向的风险远比贺锦丽高。川普胜选可能破坏美国在北约几十年的领导地位,并减少援乌力度。但有些人表示,他们觉得就算是贺锦丽胜出,也不会扭转美国外交政策益发民族主义的倾向,只差在程度与缓急。

一名欧洲外交高层直言:「美国将不再是想当然尔的伙伴,且鉴于不可预测性,会被当成选择性伙伴。」

欧洲官员认为与10年前相比,如今美国整体而言是一个不太可靠的盟友,奉行更具交易性质的外交政策。杜克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麦瑞克(Rachel Myrick)表示,外交政策在美国国内益发党派化,「这种态势尤其令盟友与合作伙伴担忧,因为他们仰赖美国承诺,不希望因总统换届而生变」。

在布鲁塞尔,欧盟官员频繁开会以做好与美国贸易战的准备,尤其若川普回锅后遂行对销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一名欧洲高外交高层透露,欧盟打算对来自共和党执政所在地制造的商品加征报复关税,「当然啦,人人还是希望能优先避免美欧贸易战」。

一名北欧国家的外交官表示,虽然贺锦丽胜出较不用担心跨大西洋关系和援乌力道受损,但她可能也会如川普般要欧洲国家负担更多自身国防支出,「国防搭便车的时代告终,是时候该让我们自家选民意识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