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考古博物馆二馆18日启用 「国宝级玉玦」亮相

花莲县文化局3年前成立「考古博物馆」,展示县内历年出土的80万件史前文物,随试掘工作持续进行,馆舍空间不够展示最新出土的文物,文化局为此结合邻近的闲置文资空间「丰田移民指导所事务室」,打造成考古二馆,呈现最新的成果。(罗亦晽摄)

花莲县文化局在考古博物馆附近打造考古二馆,呈现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包括今年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兽形玉玦(右下)。(罗亦晽摄)

花莲县文化局3年前成立「考古博物馆」,展示县内历年出土的80万件史前文物,随近年试掘工作持续进行,成果愈来愈丰富,馆舍空间不够展示,文化局为此结合邻近的闲置文资空间「丰田移民指导所事务室」,打造成考古二馆,呈现最新的考古成果,包括今年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兽形玉玦,明天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馆启用。

花莲县文化局自2005年起,积极进行遗址调查研究工作,陆续完成全县10多处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并出土大量丰富的史前遗物,为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资产,3年前斥资7200万,在史前台湾最大玉器制造工坊的丰田地区,利用当地闲置老旧市场打造考古博物馆,搜藏展示历年累计的成果。

花莲县文化局3年前成立「考古博物馆」,展示县内历年出土的80万件史前文物,随试掘工作持续进行,馆舍空间不够展示最新出土的文物,文化局为此结合邻近的闲置文资空间「丰田移民指导所事务室」,打造成考古二馆,呈现最新的成果。(罗亦晽摄)

随文化局考古发掘工作持续进行,出土的文化资产愈来愈多,考古博物馆内现有空间不够展示,馆方为此利用馆舍附近的闲置空间,打造成考古二馆,展示最新的成果。

考古博物馆长温孟威指出,考古博物馆定期都有调查的案子及相关的教育推广活动,民众对最新发掘出土的文物深感兴趣,纷纷询问展览期间,但因目前展示空间不足,且1年1次的特展都早已规画完成,刚好博物馆附近的移民指导所事务室目前闲置,为此将其规画成二馆,展示近期的成果,也借此活化社区。

花莲县文化局在考古博物馆附近打造考古二馆,呈现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其中自上美仑II遗址出土的一个陶器,造型罕见完整,中间还嵌入不少石英石,相当特别。(罗亦晽摄)

考古二馆内,大多展示2023年考古出土的文物成果,其中自上美仑II遗址出土的一个陶器,造型罕见完整,中间还嵌入不少石英石,相当特别,外型看起来像是某种动物,温孟威研判,该件陶器应是当时就存在的动物,有人认为是鹿,也有人认为是黄喉貂,但也有可能是已经绝种的物种,难以确认,未来可能会举办票选活动,邀请民众一起猜测它的身份。

另外,馆内还特别设立一柜,展示国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学士班2名学生,今年初在北三栈考古遗址内挖掘出土的台湾新石器时代玉器「人兽形玉玦」,温孟威笑说,由于消息出炉后,工作人员被问到「耳朵长茧」,因此也特别展出,让民众亲眼目睹考古界的「威望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