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越多越充实?报班越多越心安?看看温州“吞金兽”的暑期账单!
暑假进入尾声,家长晒“假期开销账单”的话题不断登上热搜,温州家长也纷纷在朋友圈晒暑期账单。记者发现,假期孩子花费过万不在少数。有家长自嘲:“放假前觉得自己是富婆,交完费用发现成‘负婆’。”还有家长吐槽:“从中产到破产,只需要一个暑假。”更有家长愿做“鸵鸟”:“不敢算,不能细算,细算之后,汗毛立立起来。”
纵观“吞金兽”们的暑期账单,家长都在为哪些项目买单?是合理支出还是过度消费?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
暑假开销过万花在哪里?
市民潘女士的女儿今年“五升六”,她给孩子算了一笔假期账:“孩子最贵的钢琴小课每节400元,最便宜的画画课每节80元。数学、英语和平时相比,每周多上了一节,加上8月开始的科学课,整体费用加起来,万把块。再加上两次旅游,估计超一万五了。”
“这个暑假,给孩子报了三个项目,跆拳道、单簧管、夏令营,花费差不多一万元了。”许先生的儿子下学期上三年级,他说,目前主要还是想多培养孩子在艺术、体育方面的能力。
“一副角膜塑形镜(OK镜)的费用大概是1万元,这笔费用虽然不算低,却是必须花费的项目。”市民陈先生比较担忧女儿的近视问题,“假期里又去查了一次视力,发现孩子的近视度数上涨比较厉害。和孩子商量之后,决定暑假给她去配一副角膜塑形镜。”
市民李女士说,这个暑假家里最大的一笔账单是为13岁儿子矫正牙齿。“准备给孩子戴钢牙套,虽然比隐形牙套便宜,也要2万多元。再加上学科培训和旅游,一下子超3万元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吞金兽”们的暑假账单多数破万,二三万元的也不在少数。翻开清单列表,家长主要为孩子们的学科培训、艺术体育培训、旅游研学、医疗等项目买单。
对于账单上的数字,家长怎么看?在潘女士看来,暑期清单里的开销基本上是刚需的。比如,数学课针对思维拓展,英语课上的新概念重点在语法学习,语文网课主要提升大语文概念,这些对于今后初中的学习都非常重要。潘女士说:“重要的课就找好老师一对一,稍微贵点。其他课程可以找公益性质的培训机构,或者上网课,就比较便宜。这样一来,整个清单的支出就在家庭正常承受范围内。”
陈先生认为,这个暑假孩子的总体花费在家庭可控支出范围内,一些开销的计划在暑假来临之前就已经规划好了,倒不存在看见账单就心慌的问题。“我们该花的花,该省的省。”除了给儿子矫正牙齿外,李女士还和孩子一起制定了学习和体能训练计划。“孩子不想报课外体能班,我就定了每天在社区跑步的任务,一段时间下来,他坚持得挺好。”李女士说,孩子还会约同学一起去打篮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个暑假过得相当充实。
此外,记者了解到,还有一些小学生家长另辟蹊径,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帮助孩子度过一个体验感丰富的假期。小袁家长告诉记者:“图书馆的公益课,温州日报小记者的活动,文化馆的公益课,都是我们‘薅羊毛’的对象。”还有不少小学生家长把孩子送去图书馆“暑托”,悠悠家长说:“图书馆效率高呀,家里磨磨蹭蹭写一天的量,在图书馆一个小时就叫我去接人了,说作业写完了。”
假期“超车”是伪命题吗?
五年级的小任是个文史爱好者,上学期他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儿》,特别想去北京游览一番。于是这个暑假,他开启了北京研学夏令营和敦煌自由行之旅,大呼过瘾。
“这个暑假孩子花了一万元左右,都在旅游和研学上,我们没有报任何学科培训。”小任妈妈说,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事,平时也只报编程课和篮球课,学习的事情可以交给他自己完成。“平时不落后,假期里也没有‘超车’的需求,我们还是鼓励孩子阅读,引导他进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体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比小学生,初中学子在暑期学科培训上的花销明显要大一些。卷还是不卷?这是一道放在家长和孩子面前的大题。
“暑期单给孩子报的语数英科四门课,就已花了1.8万元。”每门课一周上3节,每周一共15节课,总共上5周。这个暑假,小王的课表被安排得满当当。小王家长直言,像兴趣类的课程在初一下就都放掉了,这个七升八的暑假上的都是“刚需课”,“一方面为了孩子作息,不给我家的‘学酥’排个课,就整天抱着平板玩;另一方面,感觉身边的人都在提前学,假期补课不为‘超车’只为站在同一起跑线。”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段子:在学霸、学渣之间还有个中间层,俗称“学酥”。他们捏一捏就捏成形,松一松就垮掉,加点液体勉强成形,这个液体主要是家长的口水、汗水……可以说,小王妈妈的想法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态——躺不平,卷不起,仰卧起坐又一天。
市民曾先生持有不同想法,他认为,安排暑期活动,家长、孩子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避免跟风和攀比心理,只要适合自己的就不算盲目“卷”。“我觉得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孩子充分沟通,结合他们的学习痛点和兴趣进行暑期安排,是家长最该做的。”曾先生的女儿正值八升九的关键时刻,暑假安排了数学、科学、英语的提升班。“女儿平时学习就很自律,这些培训项目都是和孩子商量过的。数学、科学上小课,英语上大课,假期培训的花费在一万元出头吧。小课学费会贵点,但女儿说能和老师直接交流,更有针对性,效果也更好,我们听她的。”
“这个暑假过后,儿子就该上小学了。”对于老二的假期开销,曾先生说大概花费在5000元左右,经过考虑,他并没有把幼小衔接课纳入到假期清单中,“我想让孩子把这部分精力留给他更感兴趣的武术、乒乓、编程、写字等兴趣课上。”
专家建议暑假开销要有针对性
奕骁家长调侃,暑期补课培训就像吃补品,有的人受用,有的人虚不受补。小学阶段不要逼得太厉害,培养学习兴趣最要紧,适当留弹性空间;宸浩家长认为,无论卷不卷都没关系,未来的路也不是现在所能决定的,但是现在铺好路给他,是我们能做的;琪豫家长说,以前大女儿报班,也跟过风,后来听心理学的课,小女儿都不咋报了,也不焦虑了,跟着孩子的兴趣走……
相比于网上曾热议的“月薪x万也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话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夸张,大家对于自家孩子暑期消费是有计划的,且都控制在了自身能力范围之内,“盲目跟风报班”“不理性暑期消费”等现象确实存在但不是主流。
暑假怎样安排更合理?如何让暑期清单更有针对性?温州大学法学院徐旭东教授认为,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经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目前,大部分家长对待学科培训趋向理性,培训目标明确,对于项目、师资的选择心中有一杆秤。此外,暑期清单里除了文化课程消费,家长对孩子在体育、艺术、研学、旅游上的花费,也侧面反映出家长的视野在变得开阔。
徐旭东提醒,现在的“05后”“10后”孩子,他们需要的是陪伴、互动、关爱等精神需求,所以家长在掏腰包前一定保持冷静,坐下来和孩子聊一聊,征求他们的意见,考虑他们是否真的需要。假期里,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自主规划、自主督促,培养自主能力和能动性。
记者/编辑:卓扬
一审:瞿含张
二审:林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