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真》威尔史密斯打人与儿童媒体识读
黄爱真》威尔史密斯打人与儿童媒体识读(图/爱传媒提供)
【爱传媒儿童与阅读专栏】近来,常常看到教育领域人士,转载一篇教师在课堂上操作的媒体识读课程,课程主题为近期媒体热议,美国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威尔史密斯打人事件。
教师相当有技巧地将事件重要议题分割,并从摘自媒体的多重角度讯息,一一对孩子提问,孩子接收到不同的讯息,反映不同,在各种题问的举手表决时,显示了国小高年级孩子被媒体讯息操弄的例子。老师并建议孩子要有独立思考、查证、判断的能力。
转寄的标题,笔者见到的是「很棒的社会课引导思考」。
大人迷思
笔者想要提出的是,第一,老师课程中,一个个单向的提问与孩子的举手表决,能叫做引导孩子「思考」吗﹖或是教师的自言自语﹖第二,教师的提问忽略了孩子观点,并预设孩子被媒体误导的结果,因此我们见不到,是否有从头到尾未举手的孩子,或者过程中未举手的孩子的想法,而被文章引导,以提问大人的观点思考。过程中,在教室现场的孩子,其实在「思考」中,并不存在。
儿童学/儿童哲学的训练,或许有机会让大人的迷思被点开,转而关注孩子。
提问与讨论
笔者近期阅读台湾推动儿童哲学教父,杨茂秀教授等人著作,《讨论文化-以练习的艺术为沃土,播种思考实验的种子》(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出版),这本书即将在五月份与教授对谈使用,为生命教育中心为教师们设计的儿童哲学课程。书籍中提到提问是探索的关键,
「不要以为…问与答就一定有助于公民素养的提升。传统的教学中,问答往往成了洗脑的工具。因为由权威设计提出的问题,往往设定好答案。这种问答我们称之为竹节式的线性思考,…。儿童哲学的设计中有「问问」的活动。「问问」的活动,参与谈话者的问与答,全部都要用问句,不能使用肯定句、否定句、惊叹句。(详见IAPC教材中的《灵灵教师手册》)」(页21)。
回到教师引导媒体识读上,是否有学生,从头到尾都没有回应老师的「媒体识读」提问﹖老师没有关注少数学生想法,是否老师达到设定教育目的即下结论,也就是,老师提问其实有预设立场﹖老师是否成为已设定答案的权威人士﹖这两堂课算是「讨论」课吗﹖
小结
儿童提问与讨论的思考课程,需要放掉大人中心,看到孩子立场或者不预设立场,才可能接收到孩子的讯息。但是要达到以上目标,破除自身迷思,何其困难﹖或许这也是儿童学/儿童哲学迷人之处,提醒大人和孩子对话的谨慎之处。也就是说,或许借助老师的媒体识读课程,除了威尔史密斯事件外,还可以深入探索「儿童提问、讨论与思考」的后设思考。
参考资料:
《讨论文化-以练习的艺术为沃土,播种思考实验的种子》,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出版。
图像出处:黄爱真拍摄
作者为台东大学儿童文学所博士、教育部阅读推手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