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真》南北儿童大不同!打招呼与人情味

黄爱真》南北儿童大不同!打招呼与人情味。《打招呼》图画书书封,小光点出版。(图像摘自博客来网站/爱传媒提供)

【爱传媒儿童与阅读专栏】「同样住在大楼,台南的邻居和台北的不一样。」北上负笈求学数年的孩子们说。

「哪里不一样?」笔者问。

「倒个垃圾,电梯里,台南的邻居会问我们要不要等一下。台北的邻居马上就把电梯门关起来,自己先上楼了。」孩子们继续说,「台南的邻居会在电梯里打招呼,台北的不会」。孩子们逐渐感受到大都会的冷漠,人与人间的匆忙与距离。「但是台北人非常有礼貌,大部分的人都守秩序。台南人开车或骑车,投机取巧的人很多,因为害怕处罚而守秩序。」

笔者有段时间,工作常常往返台北、台南。在台南的高铁接驳公车上,常常见到只要有一个乘客发问,例如,这是哪一站?周围三、四个人都会回答。笔者也曾因为公车铃没有响,却准备要下车,好几位乘客提醒我要再用力按一次铃。台南的人情味,把邻座事情当自己朋友事情的情感,的确让人觉得温暖。

但也曾经在果菜市场鸡贩,笔者说,「请给我那两只鸡腿。」鸡贩丝毫没有反应,继续处理其他人的买卖。鸡贩说,「我听不懂你说什么。」市场本是婆婆妈妈交换讯息,以金钱交易取代原有阶级区分的地方,国语与闽南语、港式国语和闽南语,客家话和闽南语,新住民语言和闽南语等等,形成婆婆妈妈们市场间难以跨越的界线。人情味的封闭与条件,毫无道理与章法,这也是台南。

然而,仅有人情味也不太对劲。市场摊贩工作情感凌驾理性与法律,没有道理可循,画地自限,工作失去基准,影响效率。即使小吃店也知道先到先排队的道理。因此,人情味仍应该看场合。

笔者听到孩子们对都会的感受,决定由自己先创造「人情味」。如同孩子们所言,在电梯中问一下倒垃圾邻居「请问你需要上楼吗?」,笔者多等一下。进入或者出电梯记得说声,「新年快乐!」显然有时会让这些没有打招呼习惯的邻居愣一下,或者开心地回应笔者。「人情味」似乎创造出年轻社区成员的新感受。

记得有一段时间,流行讨论「孩子一定要跟长辈打招呼吗?」,或者「父母应该勉强孩子见到人就打招呼吗?」当时,很多家长基于礼貌,认为孩子看到人应该要给予回应。也有儿童自主派的大人,认为随孩子状态,由孩子自己决定是否打招呼,不用勉强。

在二十多年对中小学孩子观察后,发现无论孩子小时候打不打招呼,长大了会有自己一套想法。校友回国中学校时,见到笔者常常说的是他们这段时间的人生故事,或者挫折,或阅读了哪些突破性的书籍等等,有着依附情感的招呼。也就是孩子与大人间的互动,影响孩子之后的行为。

另一方面,家庭文化,或者说孩子看着大人的背影长大,对孩子的影响仍相当深远。如果家长打招呼的礼貌来自于真挚的情感,下一个模仿的,会是逐渐懂事的孩子。孩子会从这些感受与自身拥有判断道理的能力,自主决定要不要打招呼。也用打招呼这个行为,思考这个社区或者团体发出的讯息。

社会心理学提到的从众行为,以及人与人间的破冰,还是有机会从打招呼开始,让环境温暖起来。当笔者开始创造人情味,主动关心看似冷漠的社区居住者,孩子们也就知道,一个社区或者环境的文化,不必操之在别人,也可以自己创造。端看我们想要怎样的生活环境。

图像出处:《打招呼》图画书书封,小光点出版。图像摘自博客来网站。

作者为台东大学儿童文学所博士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