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有人相信是因为「熟悉感」!重复出现的讯息会欺骗大脑
▲谎言之所以会被人相信,是因为它重复出现,「熟悉感」欺骗大脑以为它是真的。(图/CFP)
文/凯斯.桑思坦(Cass R. Sunstein)、塔莉.沙罗特(Tali Sharot)
摘自/时报出版《我们为什么对好事麻木、对坏事容忍?:习惯化如何左右人生》
重复出现的话语不等于真相,小心大脑骗了你。
比较熟悉,比较真实
我们不要夸大这些发现。如果你确信虚假陈述是错误的,你就不太可能会相信它。如果别人一再告诉你地球是平的,或者纳粹大屠杀从未发生过,即使反复听到这些说法,你也不一定会相信它(尽管有些人会相信)。重点纯粹在于,重复可以让人认为某个命题较有可能是正确的,确实如此,不管它是否真实——所以如果有人想让你相信一个谎言,一遍又一遍地陈述它,然后再说一次,可能真的会奏效。(希特勒知道,电视上的一些名嘴知道,有些「网红」也知道这一点。)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
答案是:「重复」会让你产生一种熟悉感。当某件事听起来熟悉时,你就会认为它是真的。这是因为在生活中,熟悉的感觉常常(正确地)与真相联系在一起,而惊讶的感觉常常(正确地)与荒谬联系在一起。
例如,假设我们告诉你,我们有一只会说瑞典话的七色猫。你必然会感到惊讶,这种感觉是一个很好的指标,显示有些事情不对劲,你应该放慢速度,并仔细考虑这个陈述。接着你可能会把这个陈述与你现有的知识进行比较——猫很少会色彩缤纷,而且牠们只会喵喵叫——这会得出结论:我们的陈述可能是虚假的!
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你甚至没有意识到它。现在,如果我们告诉你,我们养了一只棕色的猫,牠想吃东西时就会喵喵叫,这会让你产生一种安心的熟悉感,而这种感觉会转化为「是的,听起来没错」。
当你先前多次听过某种陈述,你就会认为它理所当然,并且较少对它有所反应——你对它已经习惯,它不会产生惊奇。但当你听到一个不熟悉的陈述时,你会感到不舒服,因此会质疑它。
倾向于相信听起来熟悉的陈述,而怀疑教人惊讶的陈述,这是有道理的。一般说来,听来熟悉的陈述更有可能是真实的。这是因为你由不同的来源,听到熟悉的说法——也许来自你的母亲和你的朋友艾伦,还有新闻报导。如果这些人都同意这个陈述,那么它就可能是正确的(你可能会合理地认为)。
因此,「比较熟悉,比较真实」的捷思法不坏。但是当人们有错误的想法,或者试图传播假讯息,使谎言因重复而变得熟悉时,问题就会出现。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你的大脑非常擅长指认出「我以前听过这种说法」(也就是这是「熟悉的」),但不擅长记住你以前是在哪里、由谁那里、在什么情况下听过这个说法。储存额外的资讯需要付出努力,并且需要宝贵的资源。当你听到「维生素C可以帮助治疗普通感冒」时,你知道你以前听过这句话,但你不一定记得是由你迷信的叔叔还是某个值得信任的科学家那里听到的。然而,比较熟悉就比较真实的捷思法会开始发挥作用。
仅仅听到陈述的一部分,例如「老鼠很会跑」,就更有可能让你相信完整的陈述:「老鼠每小时可以跑四十哩。」接触到前几个字会让你感觉好像听过整句话,进而给你一种熟悉感,接下来又触发了比较熟悉就比较真实的捷思法。
这就是为什么重复一个陈述来驳斥它,可能会适得其反。想像你的脸书朋友皮诺丘发文说:「美国大多数的囚犯都是移民。」你查了一下,发现这是不正确的,所以你发文说:「美国大多数的囚犯都是移民,这话是不真实的。」你的另一个脸书朋友杰佩托在看他的动态消息时读到了这两篇贴文。「美国大多数的囚犯都是移民」对他而言因为重复而变得熟悉,因此感觉很真实。杰佩托不记得你的否定,只记得基本的叙述。
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杰佩托对主要的讯息高度敏感:天气预报是否说今天会很冷,公职候选人是否声称自己是战争英雄,当地报纸是否报导说电视明星犯了毒品罪。相比之下,杰佩托不太在意「元资讯」(meta-information),即有关主要资讯是否准确的其他资讯。但如果你被明确告知所谓的天气预报是开玩笑,或者某位公职人员为了吸引选票而扭曲自己的纪录,你就不会完全忽视这一点。然而,我们就像杰佩托(和大多数人)一样,给予它的重视明显不足。如果你喜欢心理学术语,这个术语就叫作「元认知近视」(metacognitive myopia)。
这表示你必须小心,不要重复谎言,即使是为了揭穿它们。有时最好完全忽略谎言,以避免它获得认同。诚然,有时需要与谎言正面对决,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也应该避免重复错误讯息,而应陈述事实。例如,如果想反驳皮诺丘「美国大多数的囚犯都是移民」的贴文,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更好?
A 「美国只有不到10%的囚犯是移民。」B 「美国91%的囚犯都在美国出生。」
在本质上,这两种说法都传达了相同的想法。然而,陈述A在人们的心目中把「移民」一词与「囚犯」连结在一起。连结这两个概念可能会在无意中触发熟悉感信号,导致几周后,人们再度听到「美国大多数的囚犯都是移民」这个陈述时,就会觉得它很合理。陈述B则避免了这个陷阱。
★本文摘自时报出版《我们为什么对好事麻木、对坏事容忍?:习惯化如何左右人生》,作者凯斯.桑思坦(Cass R. Sunstein)为行为经济学专家、塔莉.沙罗特(Tali Sharot)为认知神经科学教授。危机与转机,就藏在习以为常的事物里。从个人幸福到社会议题,当现状变得沉闷且黯淡,「去习惯化」就是走出新局的路线图。